茶饮时代,卖茶还是卖饮料?
发布时间 2010-05-07 浏览 25583 次
普洱茶产业,建成以现代化食品加工为主的国家现代生物茶产业化基地,开发普洱茶健康饮用及衍生产品,根据研究进度,不断拓宽产品规模和种类,延伸产业深加工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天士力集团组织科研力量及时开展普洱茶健康饮用、药品产品的科学研究。

  这是云南茶叶产业链延伸,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推进普洱茶产品升级创新的极好带动。

  事实也证明,在今年的茶博会上,“天士力帝泊洱3秒钟享受普洱健康新生活”甫一亮相,便获追捧。天津天士力帝泊洱西南大区销售经理罗春雷说,帝泊洱采用现代中药技术,萃取普洱茶精华,制成类似速溶咖啡式的粉末制品,3秒钟就可喝到类似传统煮泡出来的普洱茶

  无疑,帝泊洱正在打破着传统普洱茶砖、饼、沱的单一形象,开始挑战红茶绿茶的消费观念和市场。关于目前帝伯洱的销售情况,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称,帝伯洱速溶茶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而且价格还很高。“这种将现代技术和产业链接起来的创新性发展思路,目前也正是缺乏深加工的云南农业产业需要走的路子,目前省工信委正加大力度,扶持企业走精深加工的路子。”

“一头在内 一头在外”的重庆模式

  

  “实际上,最近几年省里相继有些企业做茶多酚,深度要比天士力深,但是因为资本实力的缘故,都倒闭了”郭福生透露了这样一个现实。

  有优势,却没法像天士力一样在营销和渠道上打开市场,云南茶饮料企业的瓶颈一方面在资金上面,但更重要的是运输层面的成本太高。“工厂都建在州市,要做全省市场或者是全国市场,企业所有的成本都让物流这块给消耗掉了,企业还赚什么?”郭福生的关注点更多的落在物流成本这块,他认为,西部地区虽然有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优势以及税收优惠,但对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西部在物流成本方面的劣势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障碍。

  目前,重庆市政府正着重采取一种新模式,即采用原材料本地化、产品出口这样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新型加工贸易模式。“沿海办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重庆市相关领导认为,所谓两头在外,一是原材料在外,从世界各地运到沿海;二是产品销到全世界。

  西南省份是内陆地区,如果照搬这种模式,肯定搞不成,运输成本太高了。于是重庆市开始搞这种新模式:一头在内,即是零部件实现“本土造”,一头在外,即产品还是销到全世界。惠普笔记本就是这种模式的成功。

  在郭福生的观点里,对于云南的诸多企业来说重庆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我们的原料都在内,而要做到市场在外,这样运输成本就解决了,这比东部沿海城市的一些企业要有优势得多。”有一组数据也指向运输不便给西南地区投资造成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城市外来投资占到3%,东部11%,原因就是在运输上,别人是两头在外,我们是一头在外,茶饮料发展不起来,企业可以在这上面多找找原因。

  澜沧江啤酒集团的原生茶和滇橄榄饮料没法做大的原因或者就出在这里。(贾娜)

1  2  3  4  5  6  7  8  9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