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集等人见书僮回来,停止谈论,围上书僮,争着先睹为快。纯叟先拆开纸包,大家异口同声“呵”一声,互相望着朱子哈哈大笑。
此时方悟出:“书僮戴草笠,穿木屐,是哑谜暗射‘茶’字。草笠戴在头上是‘草头’;脚穿木屐是‘木字底’;书僮是指‘人’字,谜面便是‘人在草木中’,谜底即赫然一个活脱脱的‘茶’字”。
朱熹当时心情显得特别高兴,先是调侃了众人,接着就煮茗发出细细茶香,浓郁的茶味,使众人为之陶醉。灶石煮茗为后来游人留下一段佳话。
天游观前“洞宾茶”
八仙中铁拐李嗜酒,吕洞宾爱茶,是人人都知道的。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会昌年间两次考进士不中,隐归终南山,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天下。他悠悠荡荡南下江南,邀游洞庭、潇湘、湓浦,远至锦屏山。醉饮岳阳楼,弄钓洞庭湖。吕洞宾一路游来,乘流逐趣,沿途玩景。黄鹤楼前吹弄箫管;陶醉九华山,攀杭州飞来峰,闲坐呼猿洞,神迷于山峦插天,绝壁倒桂的山川之秀。禁不住挥毫洗墨,赋诗云:“一翼施灵鹫,玲珑若自飞。洞间僧人定,山静鹤来临。”
吕洞宾曾游大云寺与寺僧唱和,有诗云:“三千里外无家客,七百年前云水身。行满逢莱别为僧,道成瓦砾是黄金。”此诗可见吕洞宾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生动地道出他“以游归真”的哲理。
唐末,吕洞宾云游到丹山碧水的武夷山,为山水秀丽,清幽迷人的“十六洞天”景色所迷醉。《武夷山志》有《回道人游武夷》中说:“武夷之山秀且高,参元堪把死生逃。”于是“斫将白乳与青精,漫燃龙竹闲烹煮”。以茶和青精为粮,成仙于仙游洞。
传说吕洞宾在天台注册、武夷换骨之后,列入八仙之列。不知何年,王母瑶池蟠桃大会宴请众仙,八仙应期赴宴。瑶池宴会上有千年蟠桃,万年琼露仙酒,就是没有“仙茗”。他对珍肴琼浆不感兴趣,听说玉皇的“仙茗圃”里有仙茗液,不但能蜕仙人骨,而且饮后能“两腋生风,遨游仙境”。在宴席上瞒过众仙,悄悄溜到“仙茗圃”来饮仙液。却被守圃的茗仙挡住,不让进去。他望着那枝繁叶茂的仙茗树直流口水,顿起偷茗之心。他学着“孙悟空偷桃”的办法,把云帚朝茗仙拂了拂,茗仙便迷迷茫茫的睡着了。他进入仙茗圃,摘片茗叶放在嘴上咀嚼,顿时口舌生津,齿颊留香,连说:“佳茗,佳茗。”连忙摘下一支存入云帚,悠哉悠哉地回到瑶池。蟠桃仙宴散后,他若无其事地随众仙驾云回仙府。
守圃茗仙,醒来不见吕仙,赶紧进圃察看,并无发现什么失窃现象,也就不追究了。
吕洞宾离开瑶池,驾起紫阳巾,赶回武夷山仙游观,立即将仙茗植于观前,精心地培育,仙茗树枝繁叶茂,吕洞宾常采摘鲜叶,“漫燃龙竹闲烹煮”过着悠闲的仙人生活。
后人发现天游观的仙茗,能治百病,传说是吕洞宾从玉帝“仙茗圃”偷来的,便命名为“洞宾茶”。从此,每年春季由星村的老百姓轮流值期,采叶制茶,分施给星村的百姓,备作治病、疗疾之需。
“庞公吃茶”传佳话
题诗岩的西边,坠石隔九曲分流,人们称为小九曲,竹排由左岸而入,左旋右盘,真是极尽天然曲折之妙。“溪名小九曲,溪水碧如玉”。这里是一弯碧水,水中错置着一堆小石。小石虽小但却有大峰风貌,石上有峭壁,有穹崖,在裂罅,有洞穴,还有几竿翠竹,低垂水上。水流石间,也就象九曲溪一样,极尽天然曲折之妙。正如方正诗道:“空潭清湛湛,松竹簇丹邱;谷转桥三板,人登云一楼。夕阳和雨落,秋水带花流,何处来时路,林边系小舟”。小九曲只容得下一只小筏进入其间,没有回旋的余地。但踞高眺赏,却是殊有佳致的。小九曲的北岩,有一座临水而立的岩,岩上勒有“小九曲”三字,相传这是朱熹的真迹。由此登崖沿石径盘旋而上,绕出岩顶,东望大藏峰,金鸡两洞,近在咫尺,洞内的古物,仿佛触手可及,下瞰小九曲,怪石参差,碧水回流,宛如九曲溪的小影。岩壁有书:“庞公吃茶处”,留下一段脍灸人口的摩崖品茗的故事。
“不可思议”叹茶丛
有“观止”之誉的山北牛栏坑,是明代“御茶园”废止后,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的重要岩茶产地之一。
牛栏坑两侧巍峨峰岩相逼成峡,峡中沟里有石鳞、山蟹,峡中种植各种名茶,近乎垂直的陡崖上长满岩草,山花点缀,是一处优美的景点,传说是坑,曾为天神惩罚关押从九曲溪幽蜕的“仙牛”之地,给是坑蒙上一层神话色彩。
其实,牛栏坑没有“仙牛”之传,而有坑中的名丛“水金龟”之说。
“水金龟”茶丛原来生长在杜辖寨的岩腰,只因一场洪水,将茶丛冲至牛栏坑兰谷岩半岩上,被磊石寺方丈,垒石蓄之,天心禅寺方丈认为原是他的寺产,双方进行争论,一场从清末直至民初的“名丛争夺案”耗资巨大,时日旷久的官司,只得不了了之。
“水金龟”成为武夷名丛之后,游人踵之沓来,观看石座中的郁郁葱葱的“水金龟”茶丛,不免对身价发出不可思议之叹,学者施梭在牛栏坑崖壁上题刻了“不可思议”四个大字启示了游人“莫看武夷一丛树,其中价值此中看”。
“御茶园”里茶魂在
溪南有一片临溪傍水的平地,这就是元朝皇家御茶园的故址。
武夷茶的入贡,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创设,是继北苑官焙衰落而兴起的。据志书记载,元至元十六年(1279),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时,曾采数斤“石乳”入献。到十九年(1282)诏令崇安县令亲临监制,每年贡茶20斤。大德五年(1301),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为邵武路总管,就近到武夷督造贡茶。第二年,就在此地创设“焙局”,称为御茶园。
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有仁风门,中有拜发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宜寂亭、宴嘉亭和浮光亭;此外有碧云桥与通仙井。其时,还设两名场官负责管理。不久,每年贡额增加到360斤,制龙团5000饼。泰定五年(1328)崇安县令张端本,在御茶园的左右,各建一个茶场。至顺三年(1332),建宁总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畔筑了一座高台,名曰喊山台,台上有亭,称为喊山亭,所以通仙井又叫呼来泉。据云,每年“惊蛰”这一天,崇安县令都要带着牲醴,到茶园祭祀山神。念罢祭文,隶卒就鸣金击鼓,同志喊道“茶发芽”,才开山采茶。
武夷茶的入贡,给武夷山的茶农带来沉重的灾难。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苛索不已,贡额逐年增加。到元朝末年,每年贡茶已增至九百九十九斤。明初,也照这个常例入贡,苦于追索的茶农,往往被迫砍掉茶树,平毁茶园,而后背井离乡,四出逃亡。到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建宁太守钱业,终因“本山茶枯”才不得不改在延平督造贡茶。此后不久,御茶园就荒废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御茶园的兴废,反映了元明两代270年间武夷茶盛衰的历史,而在这个时期,武夷茶制作工艺和成茶形态,也有极大的改革。有着长达500多年历史的饼茶,如大小龙团等,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后,改制成探春、先春、次春和紫笋一类的散茶,此后小种红茶、武夷岩茶先后诞生了,御茶园是武夷茶的发祥地。
当回“皇帝”过把瘾、御茶园里品岩茶
明朝,“不贡建茶”,武夷御茶园关闭,茶叶生产向“三坑、两涧”转移,茶园成了荒山,焙茶局的房舍圯毁。遗址上,仅留下了一口“通仙井”和两棵古老的枫树。两棵古枫,每当深秋,满树枫叶红似火,像一对燃烧的巨大蜡烛,俗称之为“朝天烛”,数百年来,这对“朝天烛”傲然屹立在四曲溪畔,守卫着“辉煌一时”的御茶园。
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御茶园恢复了青春。武夷山茶科所搬入御茶园旧址,垦复茶山,培植150多种名丛,历史上著名的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半天鹞以及武夷茶王“大红袍”等珍稀树种入园安家。
1982年8月,武夷山御茶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在御茶园遗址上兴建集品岩茶、赏茶艺、旅游观光的“皇家”级品茶胜地,重建的御茶园昔日更加辉煌。
御茶园的大门,是元代皇家焙局的“仁风门”旧址。一只20多吨重的石雕巨龙雄锯在四根4米高的花岗岩石柱上,石龙大门象征昔日皇家的尊严。重建的“拜发殿”(也称“第一春殿”)茶艺大楼,古朴大方,内部具有典雅华贵且富有文化艺术情趣。茶艺大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大众化茶艺表演厅,二楼是十二间风格迥异的贵宾室。登上“拜发殿”远眺,武夷山三十六峰中的双乳峰、三仰峰、隐屏峰、玉女峰等景致尽收眼底,真是满目青山如画卷。茶人题书曰:“碧水丹山,风景这边独好。题红采绿,香茗此地奇嘉。”
当回“皇帝”过把瘾,御茶园里品岩茶的广告词,吸引着游人。在“拜发殿”凭栏俯瞰,东南边有御茶园名贵茶树葱茏苍翠,山坡上树影婆娑,生机盎然,东北看是九曲清溪如带,竹筏载着欢歌笑语,悠然而过。坐在“拜发殿”内,用昔日“呼来泉”冲泡“石乳留香”、贡茶大红袍,观赏宫廷茶艺及武夷茶艺表演,其中音乐伴茶饮为高品位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既能愉悦身心,解除旅游中的疲劳,又能令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岂不优美哉!
御茶园大门上两幅对联:其一是全国著名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功的“名园绿水环修竹,古桐清风入碧松”;其二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潘主兰的“岩茶以得天独厚,所制之工非草创,泉水唯在山者清,前后接踵若薪传”。两幅对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御茶园的环境优美,写出武夷茶的历史及其特点,使游客一临茶艺大楼,到此便感到格调高雅,文化气氛浓厚。“拜发殿”通向九曲溪外阳台大门刻着“两腋生风,香茗一瓯陪客坐;千星绕户,银河九曲是吾家”,这幅对联使在阳台品茶观景的游人倍感亲切,平添情趣,并激发游人无穷文思。
拜发殿二楼分割为大小不等,风格情调各异的茶室,以武夷山三教名山的底蕴,设有“养真堂”、“五调堂”、“格致堂”等若干茶室。
欲知道教与茶关系的茶客,可进“养真堂”品茶,堂名取意于道教修身养性之意。茶堂门口的对联为:“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古代道人喜茶之情跃然纸上。茶室挂着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旗枪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腑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品茗的乐趣,趣在其中。
信奉佛教的人士,来到“五调堂”品茶。堂名取意于禅宗认为茶可助禅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的五调之意。堂前有额“茶禅一味”,门前有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偈语云:“千言与万语,不如吃茶去”。堂内悬挂着赵朴初的五言绝句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在“格致堂”的门前有朱熹脍炙人口对联:“山居偏隅竹为邻,客至莫嫌茶当酒”。令你想起《朱子语类•杂说》中说的“物之甘者,吃过便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以茶喻理,告诫学子。“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他以“中庸之为德”教育学生。他的一生言行、著述都不忘一个“理”字。
最有趣的是雅俗共赏的大众茶室“顺顺斋”。名为“顺顺斋”是因为这里的诗词、楹联无论你顺着念或倒着念都顺口,而且都成文章。更妙的是这里的茶壶、茶杯上的铭文无论你从哪一个字开始读,也都读得通顺。室中有联为:“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回文倒读,“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正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一样。室中挂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两首咏茶回文诗:其一为:“酡颜玉碗棒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二为:“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红。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都可以倒读,仍不失为佳诗。
茶室所用茶具都是特制的。茶杯上名家手书“清心明目”四字,无论你从哪一个字开始破读,都很顺口。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等等。茶壶上环形挂列刻着“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也是别出心裁的佳句,君可慢慢品趣。把茶人对茶壶的痴爱刻划得惟妙惟肖,在这样的茶室中品茗,能不感到心顺意顺,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