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茶盏文化在宋代发展的势头到了顶峰
日期:2011-11-29 浏览:313次 
茶具茶盏文化在宋代发展的势头到了顶峰

邀着一大帮的茶友来到一家茶具超市,在那里淘了一天的紫砂壶和陶瓷,看着这一个个精灵,心情自然是无比舒畅,无论是宜兴的紫砂壶壶,还是景德镇陶瓷,在这里都能找到其身影。超市总经理说,紫砂壶器是江苏宜兴特产,宜兴地处江南鱼米之乡,苏、浙、皖交会处,距扬州、杭州、苏州、上海、南京均不远,北通大运河,故而在明、清两代是农贸重镇,也是文化中枢,系文人荟萃之地。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紫砂壶工艺得以发展。每次去一趟宜兴,他总忘不了掏一大堆的紫砂壶器皿回来,也顺带的补充下自己的人文知识,每每他说想人家介绍茶具的时候,都是如数家珍的,每一件茶具的特点还有特色,都是脱口而出的,令买茶具的人如遇知音。随着介绍的深入,宋代的茶盏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据总经理介绍,茶具茶盏文化在宋代发展的势头到了顶峰。

图:黄金龙机械版陶瓷养生快速电热水壶

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壶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编辑:刘峰)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谈谈收藏高档收藏品的心境 下一篇随着时间的推移,独有的茶具文化..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少数名族的茶文化
苗族同胞用冬瓜片、橙子皮切成小薄片,在上面刻出各种图案,再同桂花、白糖一起制成待客的'花茶'.为表...
解读广东地区的特色茶文化
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里,紧张的人们开始松弛下来,清闲地谈着人生,谈着故人,...
茶碗的有盖文化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
中国茶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不解之缘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艺师吴军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茶文化研究,日前,他创作了有关茶文化成语,由着名...
从唐伯虎《事茗图》看明朝茶文化
唐伯虎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唐伯虎《事茗...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