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收藏要分清楚商品和作品,其表现主题是不一样的
砂壶鉴赏家认为,紫砂壶成为陶瓷艺术展的主角,又一次证明了紫砂壶热正在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的兴盛,紫砂壶热节节升温。200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馆藏宜兴紫砂壶专题展,同时还展出了26位现代工艺师的作品;2008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举办“紫玉金砂名品”专场;2009年春,嘉德和翰海两个拍卖行分别举办紫砂壶壶专场。种种迹象表明紫砂壶确确实实已经热起来了。紫砂壶热是否会像普洱热一样只是一场虚火呢?瓷库中国专家分析说,这次紫砂壶热不是商业炒作,而是一种紫砂壶文化热。

图:正品宜兴玉兰春色紫砂壶茶具套装-紫砂壶茶具可定制
这是因为制作茗壶由于有历代的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严格而有序的系统操作规程,并根据其基本功之熟练、手法精致程度形成各自的操作特色。并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各种特色紫砂壶茶具的被人所认可。实用、美观、工艺都是一身后,其结果不言而喻了,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市场的宠儿。
如今,越来越多人看到紫砂壶茶具除实用性之外还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可以当作家居装饰、愉悦身心而不比青铜、瓷器逊色。然而,对于什么是好壶却众说纷纭。瓷库中国专家说,收藏紫砂壶壶要选择紫砂壶艺人创造的作品,而不是普通商品。
其实作品壶区别于商品壶的一大特征是作品要有主题,如同人要有灵魂,乐曲要有曲调一样。主题或表达思想,或传递感情,或传达传统文化底蕴,贵在巧妙构思。比如将壶设计成音符的形状,名曰“曲壶”,既有曲水流长之意,又让人感到生活如歌,如此创意可谓匠心独具。成功作品的主题传达是意蕴与造型的自然融合而不是简单堆砌。比如一把四面酷似竹干的方壶,壶嘴壶把形似竹节,古朴挺拔之态让人想到翠竹的高洁品质,取名“高风亮节”是水到渠成的点睛之笔。哪怕仅仅模仿青铜方鼎、瓜果梨桃,作品茶壶也有它的主题诉求。前者可能意在呈现上古的威武雄奇之姿,后者传达作者的田园之爱,不像一般装饰性商品仅仅出于美化环境的装饰性考虑。
“千壶易得,茗壶难寻。”作为一名紫砂壶研究和收藏者,小编非常敬佩古、今、中、外,一些虔诚紫砂壶艺术的艺人、学者、文人书画名家及收藏家。他们在紫砂壶上所体现的文化及内涵,给我们这些收藏者起到了鞭策及导向作用,增强了我们对紫砂壶艺术品味鉴赏的理论研究。(编辑: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