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道教与武夷茶文化
下一主题:茶叶发烧友——全身心
1953年冬季随母亲从南京来到北京后,在东皇城根小学念初小。1957年,母亲凭着邢台女师的毕业证书被安排到朝阳门外的黄庙小学教书,我也跟随到那里上高小。
那时,朝外坛口多的是演艺摊子。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差的是在胡同里摆几条长凳,几个盲人拉胡琴、吹笛子,一个人扯着嗓子唱,吸引闲人坐在长凳上听或站在旁边看。唱过一段后,一个负责组织的明眼班主过来收钱。壹分、贰分,壹角、贰角,敛的钱很少。有时班主的亲戚还会过来捡漏儿,把钱收归己有。有一次,我就看见一个脸上长满黑斑的丑女人,过来涎着脸说钱是给她的,请大家解囊。惹得拉胡琴的女盲人很不高兴,不断抗议。这些盲艺人的确很可怜,在寒风中拉了一天,不过挣几角钱,晚上才能在小饭铺吃上一块烙饼,喝上一碗汤。雨雪天挣不着钱,就只能挨饿了。再高一级的是在胡同外的空场上,摆一张长桌,桌前放几排长凳,艺人在桌前说书,听众坐在长凳上听。说过一段,说书人自己到听众面前一一敛钱。
比这更好的,则是在茶馆里,一间大屋子,玻璃窗上贴着说书人的海报: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