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叶为何卖不出价
下一主题:外地新茶预热春茶市场
中新苏州网3月20日电:由于太湖沿岸一些茶园引种浙南“乌牛早”,这种大叶的“疑似碧螺春”一下子覆盖了从3月初到清明前的主要茶市,使得太湖原产地的正宗小叶碧螺春商机顿失。
据现代快报报道,“乌牛早”是浙江最早上市的茶叶之一,其一般鲜叶采摘期为每年2月25日至4月5日,所有茶叶均为明前茶,利润效益极为可观。在这种情况,太湖沿岸不少茶农开始移植这个品种,一些大型茶园,在3月上旬就利用“乌牛早”炒作“第一锅碧螺春”,以近3000元每斤上市。
但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时间推断,凡是在3月中上旬出现的所谓“碧螺春”都不是本地正宗品种,所谓的“第一锅”都是商业炒作,正宗洞庭碧螺春应该不会早于3月17日、18日上市。西山东村一位茶农告诉记者,正宗洞庭碧螺春茶树发芽迟,现在一大早就起来采芽,一天只摘到二两(100克)青叶,收购的外地人给了她70多元,按青叶与炒制的干茶四比一计算,这种原产地碧螺春的头芽干茶也只是每斤(500克)卖了1500元不到。
苏州吴中区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乌牛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