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
发布时间 2009-05-20 浏览 26954 次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宜兴均陶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如今,作为陶都宜兴的“五朵金花”之一,依然秀丽多姿,风韵独具,受到人们的青睐。
  宜兴均陶有着如紫砂一样的荣耀声誉和光辉历史。到了宋代,丁蜀镇西南的均山一带就有烧制釉陶的窑群,称之为:均陶,又叫:宜均。至明代,烧造均陶成功的是欧子明的“欧窑”,其瓶、钵、盂、盆等产品的端重的形制,绚丽的釉彩而独树一帜,已经在日本享有盛誉,清雍正年间开始进入皇宫。清代乾、嘉时期(1736年—1820年)丁山窑户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继承“欧窑”传统特色,不断创新,所制产品如火钵、花盆、花瓶、水盂,配以堆花图案和均釉装饰,有着“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雅韵,世人称之谓:“葛窑”,畅销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国。日本出版的《陶器大辞典》里还刊有葛窑产品的照片。
  1929年,丁山白岩的鲍驹昂先生经营上
1  2  3  4  5  6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