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07-08年有机茶加工投
下一主题:创新手法“沏”香茶
谈到安徽茶叶,可谓大名鼎鼎。历史名茶十有其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家喻户晓,声名远扬。至于历史恢复性名茶亦有曾冠绝欧洲的,产于安徽石台县的“雾里青”。安徽茶业可谓“一派升平”,而在此升平的景象背后暗藏的却是四伏危机。
品牌缺乏有效规划
目前的安徽名茶当中,品牌均被严重透支,造成了市场上毛峰泛滥,瓜片横流,在这些名茶的品牌资源被仿冒者严重透支时,消费者利益也遭到了严重损害,而一些名茶原产地的茶叶协会似乎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即使是关注到了,也仅仅是采取授权使用商标的做法来收取“保护费”。不明白同样的茶叶缴纳了所谓的“商标使用费”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批上名茶外衣而入得大雅之堂,可见作为茶叶经济调控引导的茶叶协会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一些产茶地区采取了几近荒唐的品牌整合运动,即通过大量抛售经统一印制的茶叶罐来使茶叶品牌传播程度最大化,也不管那茶叶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协会通过这个办法自给自足,于是市面上销售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或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