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一)中国茶艺美学的形成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8-27 浏览 33430 次
任何一篇作品,人们都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而杜育的《赋》,在我们眼里无疑是一幅绝妙的茶山品茗图,充满着相当完整的品茗艺术要素,也充满着茶艺美学的意韵。在这篇赋里,有自然风光的品茗环境:秋天,四川茶山临流;有品茗的好对象:佳友;有绝佳的茗茶:“奇产所钟”;有极好的水品:岷江中之清流;有绝好的茶具:产自东方的陶器精品;有优雅的冲泡方法:“取式公刘”。整个品茗过程,真可以说是:美伦美奂,美不胜收。这与此前资料记载的茶的药用、食用,成为了两种鲜明的分野。杜育出生的年代虽然难以确定,但他遇难于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则是无疑的。也就是说,起码1700年前,中国茶艺美学就开始萌发。
  当然,中国茶艺美学形成,还是在唐代。因为具有“大唐雄风”的时代,中国茶文化才真正定型。作为茶文化一部分的茶艺美学,此前虽有所表现,但很难说有系统的体系。对于中国茶文化定型于唐代,我在十年前撰写出版的《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一书就有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唐代以来,茶艺的审美取向进一步凸现和丰富。各朝各
1  2  3  4  5  6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