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乌龙茶品饮之比较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 25728 次
种”和“毛蟹”大同小异,芽叶嫩且多白毛;“阿里山”清鲜芳醇,根本就是亲和的“本山”嘛,也许有些微差异,但我硬是品尝不出来。或者说享受茶王长饮不醉,细微的差异浸没在共同的甘淳之间,品不出也罢。眼下壶壶都是极品,杯杯汤色透亮,不仅同为乌龙茶一系,且制作上的新趋势也极为相似:茶青摇得越发地轻微,潜行在轻发酵和不发酵之间,口感上更加追求自然的清淳,力避微涩,也远离浓香。而叶底则一派绿润,传统的“红镶边”正在淡化,若隐若现……有位同饮的上海记者侃侃而谈,似乎明显夸大了口感的差异,恐怕有点要在执壶的小女生面前表现一下之嫌。大凡这种表现欲可谓男士之常情,但也十分危险,毕竟茶乡水灵的小姑娘个个都成长是在乌龙茶甘醇的滋润里,初来乍到的他恐怕还情报不灵,谈多了就难免露馅。你瞧那洗耳恭听的她们窃笑甜甜,莫非都是“黄金桂”民间传说故事里的茶之女杰——黄旦姑娘的后裔?不客气地说,我可是久经茶场的“老喝茶”,味蕾的敏锐、口感的自信应当强于那位沪上的记者,不过在两岸茶友闲情逸致中随和地边聊边饮,再
1  2  3  4  5  6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