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介绍,眼前这紧压制成的茶,属于绿、红、黄、黑、白、青(乌龙)茶这六大类茶叶之中的黑茶,可总称为四川边茶。由于产地雅安,更准确地说,它是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又叫雅安藏茶。(清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荥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崇庆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静静坐下来,闻茶香,品茶韵,与行家谈古说今,南路边茶的辉煌过去,它流传千年的制作秘技,似乎一一生动了起来。它今天该如何“跨越”茶马古道,从延续千年的销售区一步步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呢?
传承千年的技艺,道不破的秘密
绿茶与边茶的“苹果定律”
制茶风格的“馒头定律”
《汉之茶》唱出对雅安的情意
端起色如琥珀的茶汤,甘玉祥这位边茶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开始感慨:南路边茶作为黑茶的一种,其制作技艺2008年1月就被国家文化部公示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加以保护。但实际上,“很多古老的制茶设备都被现代机器取代了,比如我小时候当滑梯玩耍的茶甑溜板。”
南路边茶的制作工艺,在清代已相当完善,从采摘、杀青、蒸揉、渥堆发酵、拼配关堆,一直到设架筑包,整个工艺流程经千百年无数工匠的改进,早已炉火纯青。“技艺是代代相传,口授心记,甚至只能是察言观色中才能心领神会。”
甘玉祥是制茶世家甘家的第五代传人,制作设备已今非昔比,可技艺却是历史的积淀。传统边茶制作需要32道工序,把握好原料、发酵、拼配三个最关键的环节,传统品质就能通过现代手段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
原料自有讲究。在绿茶中,世人爱追求一年里早出的春茶,“明前茶”奉为上品;而边茶偏偏要选成熟的叶片,以保证叶片里有充足的有益成分。它们都是茶树上叶片舒展定型的,通常为一芽五叶的成熟叶片。
由于边茶不采明前嫩尖,又是国内外少有的使用“茶刀子”采“割”的茶,所以千百年来总被人误解为“粗糙之茶”。对此甘玉祥有一个形象的“苹果定律”,来区分边茶和绿茶:成熟茶叶的有益成分远比芽茶要丰富,两种茶好比两样苹果,边茶犹如成熟的红苹果,口味好营养也好,不会比青苹果差。
中国古人想来是会赞同甘玉祥的“苹果定律”的。在清代,为了保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明令“不得采芽头”,偷采芽头是“杀头之罪”。
要让原料中的养分得到充分释放,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环节。上世纪60年代末,采摘下来的鲜茶要经过杀菌、杀青的过程,然后送上茶甑溜板。溜板是木制的,宽1.2米,长约10米,如同滑梯一样呈30度倾斜摆放,茶叶被装进长条形口袋,两边有人牵着慢慢从溜板顶端往下滚,上边有一个人也顺势踩着口袋下来。
这样在溜板上反复、充分的揉捻,茶叶的表面和叶内组织破坏,叶内物质渐渐渗透出来,茶叶就被制成了半成品。甘玉祥小时和同伴最喜欢这溜板,趁大人不在就坐到它上面往下滑。
逐渐长大,父亲才将溜板背后的秘密传授给他。茶叶怎么发酵,该有什么温度、什么湿度、多长时间,都很关键,一一被甘玉祥藏于心底。
“发酵的时间如何确定呢?”记者好奇地问。甘玉祥并不直接回答:“曾经有一位黑茶专家说,边茶发酵期是一个月。我当时就笑了,如果单照这句话来发酵,茶早就腐烂了。”
渥成一堆的茶叶,要保持一定的水分,而发酵中茶堆温度是不断上升的,这个时候,仪器上只会显出准确的数字,掌握火候还要靠人工经验来判断。“当天的气温和空气湿度是必须参照的。除了用温度计,还要鼻闻、眼看、手摸。”甘玉祥说,不是他想卖关子,真的没有一个数字标准可用。“真想探清奥秘,只好委屈你们来这里当徒弟了。”
这就是甘玉祥有关制茶的第二定律——“馒头定律”:同样的面粉发酵,不同的师傅做出来的馒头,并不是一个口味。所以好的边茶,各自有独特风格。
就算是按照“一芽五叶”的标准,茶叶的叶片还要细分出几十种不同的号数。一份好的边茶,是由至少五种茶叶配置的,不同的边茶厂家都有自己不同的配置方式。“拼配”,也是边茶生产中“不能为外人道”的环节。
而无论怎样发酵、拼配,边茶的制作最终都只有一个目的:保健。“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句流传在藏族同胞间的古谚,道出了边茶的千年之功。
四川当代著名作曲家罗念一在西藏采风时,发现了一首传唱了三百多年、用藏族古乐谱成的歌曲《汉之茶》。歌词唱到:“乌黑的汉茶,乌黑的茶垛,高过江边绿色的山坡。雅安姑娘深深的情意,赛过蓝色的江河……”这歌曲,正道出了藏族同胞千百年来对雅安制茶人的深深感激。
“边茶内销”,连着历史也连着新途
茶马古道第一站离城10公里
《明史》载天全县产茶免徭役
喝绿茶、产边茶的习惯可以改变
沿108国道西去,离雅安市区10公里处,滔滔青衣江边,有一处行政地名叫“大深村7组”的地方。不过,当地的人更习惯叫它“新开店”——宋熙宁七年(1074年)在名山新店设茶马司,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此处正是茶马古道的第一站,离城10公里——正好是一名背茶人一天能走完的里程。
茶迹处处,难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王庆曾多次造访雅安,“寻找世界茶源,必去雅安。寻找唐宋茶世盛景,必去雅安。”
在古茶道第一站,记者见到了甘玉祥88岁的父亲、甘家的第四代边茶传人甘绍郁。曾经大名鼎鼎的古道,如今只剩下三两块青石板、一间木板房,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痕迹,好在老人就是一本活的史书。
老人叼着长长的烟斗开始讲述,千古风云就这样从口中奔涌出来。
关于边茶,五代《茶谱》就有记载。叫做“火番饼”,书中还列举了雅安名山茶。史学界公认的边茶入藏的记录,见于《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时在贞观十五年,距今足足有1300多年了。
茶道盛于唐,茶市盛于宋。唐代,我国的第一部茶法“榷茶制”出台。规定茶叶只能官营官办,用于同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史称“茶马互市”。
雅安地处入藏交通要道,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其高品质边茶犹如汉藏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为藏族同胞与历代朝廷所共同看重。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而历代朝廷也对雅安的南路边茶,屡出专策治理。宋神宗曾经颁布诏书“立为永法”——“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明代更进一步,免了产茶地的徭役,明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见于《明史·食货志·茶法》)乌茶就是边茶、黑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因产茶而百姓徭役都被免除了。
甘绍郁老人的记忆中,千百年里,直到70多年前,茶马古道都未建起公路,许多狭窄的山路连骡马都无法通行,原始的人力背负一直是古道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成为千古难易的一道风景。正是沿着百里山路,产自雅安的南路边茶到了跑马溜溜的康定,然后再从这个旧称“打箭炉”的茶叶贸易重镇,沿着漫漫数千里的茶马古道,传布到祖国的广大西南疆域。
然而,往祖国西南边疆走了1300多年的边茶,如今想走出古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是甘绍郁的儿子、第五代传人甘玉祥的理想。
甘玉祥1992年在父亲的技术支持下,凑了3万元,开起了私营茶厂。
边茶走向新市场,究竟有多难?“刚开始,大家都是一边捧着绿茶喝,一边生产边茶。”在传统观念里,边茶是汉人专为藏族同胞生产的,汉人一般不喝。
这观念一定要变。移风易俗,甘玉祥从自己的厂做起。
于是,他每天一大早就煮上一大缸边茶,站在厂门口,逼着进厂的每个人喝,不喝不让进。老总说喝,谁能不喝?员工们喝上了边茶,慢慢觉出了好来。口口相传,边茶开始为当地人接受。
心里装着边茶的,不止是这位传承人。面对现代市场,边茶的研究者们发现,雅安藏茶的营养价值不仅适合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各族同胞,也适合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人。于是,“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发展思路,改变了千百年来边茶只供藏区的历史。
2007年12月25日,由雅安市茶业协会、四川农业大学及茶界专家携手组建的第一家藏茶研究中心成立。它以“同饮一壶茶、共爱一个家”的民族责任为核心,致力于提高雅安藏茶的品质。随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雅安市“中国藏茶之乡”的美誉。2008年,南路边茶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与其他黑茶一起,成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市场目标的引导下,更好地传承独特制茶技艺——南路边茶就此走上“非遗”传承的新途。
新意迭出,边茶正走近平常人生活
茶包冲泡含着两大创新
陈茶并不更好喝但更值钱
砖茶变“茶砖”开启时尚
今天饮用南路边茶,只需要取出小方块茶包,开水冲泡。这简单的两个步骤中,就包含了两大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过去边茶都是熬着喝的,为了方便现代人,才研制出了可直接冲泡饮用的茶。第二个创新是:传统边茶一般是紧压成砖形,故名砖茶,最小的500克,大的2500克。如今,小方块边茶重量只有6克,精致美观且便于携带。
正是不断追随时尚,今天的藏茶“饮品家族”正不断壮大。散藏茶在去年已经面市,传统的两个品种“康砖”和“金尖”也一举增加到现在的50多种,“边茶内饮”“藏茶汉饮”等产销新思路指导下,雅安的10家藏茶生产企业已年产藏茶近3万吨,占到全国藏茶市场总份额的40%左右,茶路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及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世界各国各地区。
边茶还在以更新颖更丰富的方式,走近平常人的生活,带着它与生俱来的独特魅力。“比如这块茶,如果标上十万元的价签,很快就会被收藏者买走。”甘玉祥指着一块不足一公斤的金尖说。因为这块茶叶产于1955年,是荥经县茶厂生产的“民族团结”牌金尖茶。“当然,这块茶值价,并不是因为越陈就越好喝,而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生产的第二块了。”
按用途不同,边茶已被划分为健康饮品、旅游收藏、房屋装饰三大类型,档次多多,用途多多,因而也市场大大广阔了。
在成都非遗国家公园的雅安展馆,记者看到了藏茶拼成的装饰,高大的两根茶柱,香飘四方风味独具。“我不想金屋藏娇,就想试试金屋藏茶。用茶砖拼一面漂亮的电视墙,大概会花多少钱?”记者忍不住向甘玉祥发问,开始陷入对与众不同的“茶装修”的遐想中……“如果用茶砖拼一面电视墙,也不贵,大约就一千多元吧。”甘玉祥对以茶代砖的新创意非常自豪,不是“砖茶”而是“茶砖”,砖茶是“茶”,茶砖是“砖”,茶砖装饰房屋,肯定会因健康环保而在今后渐渐多起来,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原料、发酵、拼配,这一边茶的生产过程,是不是正暗示着一个绝好的“非遗”传承路径?记者看着奇趣横生的茶砖拼成的茶柱,陷入思索中:拥有千年美誉的南路边茶,本是发展成一个好产业的好原料;传承之后的更多创新,贴近更多平常人的平常生活,也许就是它的“发酵”;拓展出更多样化的市场,也许可以叫“拼配”?
愿南路边茶馨香四海,没有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