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茶一般的产区被认为是武夷山的三坑两涧,岩茶师的说法叫做味正,其实就是矿物质相对而言含量比较高,半岩茶相对正岩茶矿物质含量低,不过某些名师制作的马头岩肉桂倒是有些风味。
外山茶,指的是把岩茶的茶种拿到武夷山以外,甚至是福建以外去种植,产茶环境,也就是业内人说的山场很差,味道好不了。
洲茶指的是把这个岩茶茶树培植到平地的普通土壤中,由于根系所接触到的影响物质就是普通的土壤,所以没有岩韵。
我的对茶的检验方式其实就是我的岩茶饮用方式,至于具体的冲泡方式,我的岩茶茶艺师傅嘱咐我不外传,就不列举了。
五分钟过后,出汤观其色,红棕色透明,这就算是基本色对路,闻其味,茶香含蓄,鼻子上也就算过关,不过,据传说最好的岩茶茶艺师倒进杯中的茶汁几乎是无味的,所有的香味蕴含在水中,这个境界我几年的练习也从未出现过一杯,我只是拿出来当作轶事一说而已。
然后入口,用口唇舌头激荡茶汁,发出呼噜噜的声响,一是避免茶汤温度过高伤及口腔,而是让各种芳香物质加速散发,最上等的滋味是一种厚实而浓烈的高级苦,内核很坚瓷,并且不是完全规则的方或者圆,而是苦的内核有层次感,中心味道类似于圆形,从中间往边缘逐渐方化,(这个是我尽力把香味的图像说明白的一种努力,但香味的结像各有各的体会)所有的香型从这个苦中层层游离开,时间较旧的陈茶会有更多的酸在此刻出现,旋即就是甜味。如果制作工艺达到顶点,并且冲泡得当,会使舌面的一部分尝出咸味,某些独特的工艺会导致辣味的出现,这是岩茶独特的美学,五味杂陈,同时层次丰富。
一 泡好的名师正岩,她最大的审美趣味在于其后的回甘,让然这个甘指的是味道,而不是特指甜,而且回味时候香的位置是多个点的,是一种立体的香味的覆盖和笼罩,颧骨横截面的鼻窦是味道最丰厚的区域,舌面和舌根一个在延展,一个在挽留。甚至味觉细胞并不丰满的齿颊也会有隐约的香味出现,所谓齿颊留香。
然后我们前面说过的岩韵在回甘时候最浓烈,石质的香混合着木质的香,来回穿插,这是岩茶带给我的幽雅。
半岩茶有点像是小马拉大车,都在尽力的做到以上的风韵,但每个方面都有点捉襟见拙。
外山茶则几乎没有以上的审美特点。
洲茶按照以上方法冲泡,饮用时会出现舌头变大肿胀,苦涩难熬,而且洲茶的汤色大多是浑浊的。
绝大多数打着岩茶旗号的茶叶都是外山茶和洲茶,稍微多接触一下岩茶的朋友是能够甄别的。
铁观音:我昔日是以能在三杯之内喝出铁观音产地和采摘时间而获得朋友们瞩目的,但我现在几乎一口不喝这个茶种,除非是十几年的老铁观音,原因上下文均可见,不赘述了。
黑茶:这就是所谓粗茶淡饭的那个粗茶,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