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长诗《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记一个老和尚怎样操作分茶。首先说明分茶与煎茶的区别:"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意思是分茶不重在饮用,而是看重技巧,欣赏艺术。"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逢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说老和尚是分茶能手,宋孝宗隆兴(1163-1164年)元旦,他用新玉爪子来分茶,一会儿白茶杯出现许多奇怪的图形。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具体描写分茶的图形,如空中云彩,如寒江倒影,如劲疾的草书等,变幻无穷。"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观赏分茶的效果,使人抖落一身俗气,如害病的眼睛重见光明。宋人陶榖《清异录》还记载:"沙门福全能注汤幻茶,成诗一句,并点四碗,泛乎汤表。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全自诗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虚名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以上可见,分茶比煎茶前进一步,是演示技艺的茶道活动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西湖游幸都人游赏,就把分茶与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投壶、蹴踘等并列为流行的娱乐活动,可见分茶在南宋已相当普遍了。陆游一生爱茶,留下茶诗最多,近三百首。他善于借茶道养生,高寿达86岁。晚年贫病交加,但他从茶中不断获得生趣。其《雪后烹茶》咏道:"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八十三吟》说:"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年见草春。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孤桐已爨宁求识,蔽帚当捐却自珍。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陆游自称是陆羽(号桑苎翁)的后代子孙,要继承家风,所以很重视自己所作的茶诗。
近二十年来我国加强了茶文化的国际交流,日本友人常到国内表演茶道,促使国人重视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是大好事。但也有人误以为茶道是舶来品,是日本引进的。有的辞书也说:"茶道,源自日语。日本用沏茶和喝茶来修养精神和学习礼法的一种习俗。"(见王同亿主编《新世纪规范字典》42页,2001年京华出版社)这种说法恰好把事情弄颠倒了。茶产生于中国周代,《诗经》就有记载。唐代大量输出国外。当时日本频繁派来遣唐使和留学生,中国也派出鉴真和尚等一批人到日本传道,茶的栽培技术和饮茶文化就自然传播过去了。日本继承了中华茶文化,并结合本民族的礼仪习俗,发展成为追求情趣、药理、哲思的高雅茶道。如今日本茶道回到国内交流,与唐宋以来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相融合,是中外文化交融常见的盛事。不过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到,我国唐宋盛行的茶道(宋人称分茶),更有与艺术创作结合的特点。茶道的形式也较多样,少有封建礼法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