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杭州的特色。想起来,杭州也流行过喝早茶之类的,但都是昙花一现,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和方式,谈何容易,特别是吃的这一方面,可以说人一旦成年之后就是不可改变的。因为杭州餐饮的发达,或者说经营茶馆的人曾有过经营餐饮的经验,所以就很自然地走上了一条"吃茶"的路线。而那种茶馆与餐饮结合的做法,却一直坚挺了下来。
比起喝茶的历史,洗脚就简直是个小妹妹了,如果没有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敲脚这一情节的事先普及,我们简直会认为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是那一情节,后来也被评论者认为是伪民俗,包括老爷去某房太太行房事时要挂灯笼一样。冯骥才的《三寸金莲》虽有不少玩小脚的记述,但对于洗脚却没有肯花笔墨,所以要讲洗脚文化多少有点困难,而不少足浴馆也都在门口挂一大大的脚丫子,用中医经络学说来解释泡脚的好处,足浴小姐也就会边按边捏,说你这个肾不太好,胃不太好之类的玩笑话。一夜之间,古老中医的精髓好像全在她们的十根手指上了。也有的足浴馆甚至发展到老中医坐堂的场面,还把客人的健康档案输入电脑,说这样你下次来就可知道用什么药用多少药了。因为是新生事物,所以允许发展和探索,允许走点偏门。不过就洗脚这一规模来说,已经有集团在操作了,像河南人搞的良子足浴,据说在全国已经有一百多家连锁店,就像扬州人垄断澡堂服务业那样,由地处中原的河南人来连锁或统一足浴大业,想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不过看杭州茶馆和足浴馆的兴起之初,也倒都是文化导入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策略。某样东西你要说它是好的,就非得搞这些玩意儿,而最有说头的就是文化了。喝酒要说酒文化,喝茶要说茶文化,具体说来名堂就更多了,酒吧文化、黄酒文化、红酒文化以及啤酒文化等,茶更是如此。但是在文化的招牌下,现在的茶馆已经跟"吃"为大业的餐饮业紧密联系起来了,有人说怪不得杭州人把喝茶叫吃茶,一个吃字,道出了杭州人好吃的本性。现在的茶馆,如果是从中午12点钟开张的,那么你忍一下进去就可吃到炒面稀饭茶叶蛋鸡爪什么的,至于红枣莲子汤那就太普通了。喝茶是个借口,而吃才是本义。而且据说茶馆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吃不完的东西"你可以打包带走,注意,"吃不完的东西"这是个很玄的概念,但即使让你放开吃,茶馆的利润也还是不错的。问题是这么一来茶馆的品味就掉了下来,包括城市的品味。我倒不是说一提"吃"品味就差了,而是指起码降低了茶的品味。
吃茶与洗脚,在一座有水的城市里,都是让人滋润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且洗且喝,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上下通气又贯通,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