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每次到渝东北调研,都要到长江边看一看,看看两岸绿化有没有新变化。
贾治邦每次到重庆考察,都要挤出时间到长江岸边种一棵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影响每一个务林人。
2010年,重庆在继续推进涪陵、丰都、云阳、奉节4个区(县)示范段建设的基础上,又启动了长寿、万州、忠县、巫山4个区(县)的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示范段建设。
加速转型孕育了重庆更大的“势能”,他们将带着更大的冲劲,再次站在林业建设的发展潮头。2010年6月29日,重庆市林业局组织区县林业局局长学习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拿出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重庆市林业局决定,在全市林业系统开展“创先争优,一年再种十年树”的主题实践活动,及时组织全市各区(县)林业局、市林业局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
各区(县)局长表示,要坚持士气不减,以“一年再种十年树”的昂扬斗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41个区(县)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落实了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再一次掀起了森林重庆建设的新高潮。
2009年,重庆在涪陵、丰都、奉节、云阳4个区(县)开展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试点,绿化长江库岸线202公里,营造林38万亩,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绿化成果非常明显。
春秋两季,置身库区,随处可见两岸人民植树造林的动人场面。在万州港登上轮渡沿江而下,“武警世纪林”5个大字映入眼帘,只见一排排杨树、柏树、柚树、枇杷树挺立在长江岸边,俨然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身边的母亲河。
在“森林重庆”建设中,重庆军民每年都利用节假日集体组织到沿江两岸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在一片片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了一株株树苗,并在周围筑起了篱笆,采取埋牛羊粪、在树干上绑防寒草绳等办法,确保树苗成活……
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呵护下,一批批小树茁壮成长,一片片生态林逐步形成。在森林重庆中新建的生态林大多成为三峡库区的标志性新工程,覆盖在长江岸线上,对治理库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重庆的长江生态治理之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感慨不已。2009年,他深入库区专题调研长江两岸生态治理;2010年春天,再赴重庆,安排造林、规划、计资、绿基会等5个职能部门专题考察,并在长江岸边与三千重庆军民共同植树造林。
“绿化万里长江”大型捐资造林公益行动,已经在他的心中酝酿长久。他和薄熙来共同企盼,早日把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建设成国家生态特区,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捐赠造林行动,加快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国家林业局正在酝酿使这一行动得以启动。
我们相信,这一行动必将使中国林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经过5年、10年的努力,“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的生态美景,“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自然和谐的景象一定会重现。
以“森林重庆”为发轫的区域现代林业建设,犹如一支“火凤凰”,使偏居西南的直辖市重庆的城市、人与自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