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怎样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不是一农问题,除了换房、换社保,怎样才能帮助几亿湿地农民拥有更好的未来,统筹统筹怎样避免“统字当头”,这是陈锡文的现实观察,也是三农问题的国家思索。农民、土地、城镇、乡村,如何让农民离开土地,如何让农民转移到城镇,这也是中国必须做好的历史命题。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最近这几年做过很多调查研究,发现有几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自1944年分税制和1998年银行改制以来,在宏观方面,特别是财经金融这两个方面,中央地方关系至今仍然没有理顺;地方的这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缺乏资金支持,地方发展的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就是它缺资金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现在大量出现的是各地圈占土地,以城镇化为名圈占土地,但其实质是在银行套现,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要圈地,就能套到70%的资金,前面的政府用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债务后边就得圈更多地来套得更多的现金,既支付掉以前的债务,又为本届政府发展得到资金。
所以我们说城镇化发展中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大家只看到了因土地征占而引发的矛盾,很少有人关注到这次所谓城镇化推进其背后是造成了大量的在银行,因为地方政府圈地套现而形成的地方债务,但是这个地方债务其实也表现为金融,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当然这个不良资产是很容易做平账的,所以不表现,就是到现在为止可能很少有人注意这个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
主持人:
在刚才的电话采访当中,温铁军教授的观点是说现在一些地方征地的动力这么大,根本原因是在哪儿,不知道院长您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观点?
马晓河:
我认为目前中国正在加速地推进城镇化,同时我们又推出统筹城乡发展,为什么推进同统筹城乡发展呢?核心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怎么样去解决好农民问题,甚至说农民进城问题,进城问题实际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土地,土地在流传或者是农转非过程中这种利益的关系怎么办,政府、开发商跟农民之间的关系,包括农民自己承包地的流转,这些关系怎么处理;第二个问题是农民获得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问题,社会保障、养老、医疗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主持人:
相对于商业用地的征地来讲,公益性征地的过程当中似乎农民讨价还价的筹码更少一些?
马晓河:
国家法律上规定对农民的公益性用地叫征占用地,征占用地是叫合理价格。什么叫合理价格呢?我理解从实际上操作过程中,就是它的价格要低于市场价,从农民那征过来,征过来以后,按照多次的文件要求是按照叫合理补偿,为农民提供一个保障,保障他的医疗,特别是养老这些工作,还有有些地方上给他找工作,找一些工作干。实际我认为这是在现有体制下的一个无奈选择。但要从理论上讲,城里人跟农民都有权利无条件地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务,我卖地不卖地,我都有权利享受到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教育,还有低价房、廉租房,这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没有附加条件。
主持人:
怎么样很有可行性的,又是根本性的去保护农民从土地当中该获得的权益或者是利益,而且是长久的这种保护?
马晓河:
农民的土地我觉得说到底在城镇化过程中,或者在流转过程中应该是按照中央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让他享受到最充分的权利,叫实用权,我的实用权、支配权,受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