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划区分块常以道路为界线,目的是便于管理。可根据茶园面积及地形情况,将全部茶园地划分为若干生产作业区,作为一个综合的经营单位。每个生产作业区,又可按自然地形或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块分别划分为若干片。每片以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为若干片。每片以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为若干块。划片是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和茶行布置,如一个独立的自然地形或一个山头,可以划成一片。在一片茶园中又分若干块,这对茶园地块的定额管理,以及产量、肥料、农药等各项指标和措施的落实都是必要的。平地和缓坡地的茶园地块,应尽可能划成长方形或的近长方形,适当延长地块长充,以利机械操作,确定茶园地块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地形条件是否复杂进行综合考滤,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
(3)排水蓄水系统
茶园多在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会冲垮梯级,流失表土;地势低处又易渍水,造成茶树湿害。所以设计新茶园时,水利设施既要考滤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又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土壤流失。根据多年来群众的实践经验,掌握排蓄兼顾的原则,建立一套设有隔离沟、纵沟、横沟沉沙坑、蓄水池组成的排水、蓄水系统、既可防止雨水径流冲刷园土壤,又可蓄水抗早和解决施肥、喷药用水,这样就可变害为水利。
茶园沟道设置
1)隔离沟 又称拦山堰、截洪沟,设在茶园上方与荒山陡坡交界的地方,其作用是隔绝山坡上的雨水径流,使之不能侵入茶园,冲刷土壤。隔离沟深、宽各70-100厘米,横向设置,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或开人工堰沟,把水排入蓄水塘堰,以免山洪冲毁山脚下的农田。
2)纵沟 顺坡向设置,用以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山溪沟渠,不足时可再修一些。纵沟可沿茶园步道两侧设置,要求迂回曲折,避免直上直下;坡度较大的地方,可开成梯级纵沟以减缓水势,防止径流冲毁茶园梯坎和道路。纵沟的大小视地形和排水量而定,以大雨时排水畅通为原则,沟壁可蓄留草皮或种植蓄根性绿肥,以防水沟垮塌。纵沟应通向水池或堰塘,以便蓄水。
3)横沟 又叫背沟,在茶地内与茶行平行设置,与纵沟相连。其作用主要是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的水入纵沟。坡地茶园每隔10行一条横沟。梯式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左右。在较长的横沟内,每隔3-4米筑一小土便或挖一个小坑,以便拦蓄部分雨水,使之渗入土中,供茶树吸收利用,并,并可减少表土随水流失,做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保泥沙。
4)沉积坑 是指在纵横沟中每隔1.6-3.3米挖一个沉沙坑,深、宽各30-45厘米,长60-70厘米。其作用是沉沙走水,保土保肥,并可缓减缓水流速度,如果坡度陡、水量大、土质疏松,应多挖一些沉沙坑。在横沟和纵沟交接处以及梯级纵沟的流水降落处,都要挖一个沙坑。道路两侧纵沟中的沉沙坑要错开位置,以免影响路基的牢固,大雨后要经常把沉沙坑中的泥沙挖起,挑回茶园培土。
5)蓄水池 供茶园施肥、喷药、灌溉之用,一般每5-10亩茶园要有一个蓄水池。水池与排水沟相连接,进水口挖一个沉沙坑,以免池内淤积泥沙,最好在水池附近修一个肥料池,以便取水沤泡青草肥,对于规模较大的茶场或茶园,还应修建山弯塘堰,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山弯塘最好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于自流灌溉。
地下水位高的茶地,要开排除积水的水沟。这种水沟有明沟和暗沟两种,明沟沟深要超过1米,暗沟则在1米以下的土层中,按照自然地形,有石块或砖块砌成。有的地方在上述砌沟部位,铺上卵石或碎砖头,隔离地下水,达到排水良好的目的。
排水、蓄水系统要有一个整体规划,使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贯通,做到能排、能蓄、能灌,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4)防护林
茶树种植防护林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小区气候,冬季减轻大风和严寒的侵袭,夏季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茶地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周围、路旁、沟边、陡坡、山顶以及岙口迎风的地方。防护林的树种要以高干树和矮干树要搭配,最好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较快的和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木。一般采用杉树、油茶、桉树、油桐、乌桕、女贞、香樟、棕榈等作为防护林木。夏季日照烈,常有伏旱发生的地区,还应在茶园梯坎和人行道上适当栽种一些遮荫树。但不可栽种过密,更不能种在茶行里,树冠应高出地面2.5米以上,以免妨碍茶树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