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与茶文化旅游| 中国茶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 2009-08-28 浏览 135815 次
。“三三”乃蜿蜒群峰间的九曲溪;“六六”,则指夹岸竟秀的三十六峰,有“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和“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的赞咏。武夷山的峰岩与他山不同,都是“骨山”,全山有名可指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皆由砂砾岩层叠而成,在峰巅,岩趾缀点着砂泥砾壤,正适宜茶树生长,所以“岩岩有茶,无岩不茶”。有的茶树,就是奇迹般地生长在峰巅或悬崖绝壁的石隙间,称奇于茶世界。
  武夷山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到处是山兰相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有的茶园就座落在“云窝”之中,“茶洞”之内,“水帘”之下,犹如沈涵《惠武夷茶》诗所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带珠帘洞口云”。
  武夷山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文化和人类学价值的古迹、建筑群和遗址;具有突出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结构,濒危动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以及具有科学、保存和美学价值的地区之所以列入世界人类与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现代兴起的旅游文化,武夷山是最佳的旅游圣地。
  旅游,古代叫“踏青”。顾名思义,“旅”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群体,“游”是目的地的观、赏、品的行动。这种融行、乐、吃、喝、购和休闲于一体的群体活动,已愈来愈为当代人们所响往。
  大凡祖国的名山、名川、名湖、名寺、名岩、名洞乃名胜古迹、园林胜景和奇树异草、怪石幽洞等都是旅游人群的爱好。近年来,各地又先后推出许多特色的旅游,在武夷山就有“乘竹筏、上天游、品岩茶”的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茗旅游应该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竹筏游览九曲溪风光,这是一个别饶妙趣的游程。当你坐在竹筏上,沏上一壶岩茶,品尝着富有岩韵的武夷奇茗,荡流在碧水盈盈的九曲溪上,一边静听导游者介绍动人的民间故事,一边指点山水,评阅着一幅幅不同格调的天然画面,那该是多么惬意的啊!当然,置身于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里,品茶吟诗,“不会题诗也会吟”。游人云:“荡入山光水色之中,恍若融入神话境界”。手执一杯香茗,两腋清风生。感受飘摇之乐,探幽之趣,冲波之爽,心境之和,遐思之美,“我已上逢莱!”
  
  旅游与品茗
  
  历代的大儒显宦、骚人墨客、名僧高道、迁客逸士之流,来武夷探幽寻胜的,无不托兴抒怀,描摹山水景物,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他们或则赋诗言志,或则为文纪游,或则刻石留意,或则作画写意,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尽管有必须加以批判和扬弃的封建糟粕,但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还有不少名家之作,深刻细致地刻划了山水的形象、性格岩茶品质,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写来有声有色,感染人心。这就使我们能够从艺术的再现中,看到一系列不同格调的山水画卷,名丛雄姿,更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吟咏武夷山水的诗词,始见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题武夷》诗一首,诗人徐寅为感谢尚书惠赠腊面贡茶表示谢意留诗一首。此后,历代不绝其响,各种流派的诗词名家,如宋代的杨亿、晏殊、刘子?、陆游、辛弃疾、叶适、谢枋得;元代的虞集、范椁、萨都刺;明代的刘基、沈仕、王守仁、钱澄之、屠隆、谢肇制、钟惺、徐渭、曹学(亻全);清人周亮工、施闰章、查慎行、朱彝尊、袁枚等,都有不少题咏。仅《武夷山志》就汇集了近千首之多。散见于其它诗、文集的,更不可数计。有词、赋、骚、曲,还有朱熹独创的“九曲棹歌”。这些诗歌,真是繁花竞放,多彩多姿,风骨各异的,有自然隽永的,有瑰奇警迈的……。其怀抱不同,趣向各异,犹如山中的奇峰秀水,变幻百出,不可名状。
  自宋代以来,关于武夷山的山记、游记、杂记,以及其它杂文,也屡见不鲜,如宋朱熹的《武夷山图序》、祝穆的《武夷山记》、刘斧的《武夷山记》、明张于垒的《武夷游记》、吴(木式)的《武夷杂记》、徐霞客的《游武夷山日记》、清袁枚的《游武夷山记》、僧如疾的《武夷导游记》,释超全《武夷茶歌》等等。有的描写目睹身经之境,奇踪胜迹,跃然纸上;叙宫观、寺庙和书院的盛衰兴废;有的记述人物故事、历史古迹、地理沿革、神话传说,以及风土民俗物产,特别武夷茶的品赞。其中固然不免有荒诞不经之说,或附会乘讹之处,但也不乏内容翔实、文笔清新、写得鲜明如画的作品。这对于增广见闻,不无裨意。
  山中的摩崖刻石,琳琅满目,不胜观览。据粗略的统计,迄今尚存的,不下百十来处。这些石刻有的是“情与景合,因书以识岁月”的;有的是“慨然有感,磨崖纪游”的;有的是寓情于景,勒石抒怀的;有的是叹赏胜景、引人入胜的;有的是直书岩名,点缀山水的;有的是对名茶名丛,体味其韵味的。按山志记载,最早的石刻,当是唐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仕郎颜行之奉使到武夷山时,在同亭湖畔的石崖上刻的。“后湖陷,石坠水中,”才湮没了。而现在所能辩认的最早的石刻,是朱熹的几处手迹,如六曲响声岩上的“逝者如斯”等。就书体而论,楷、行、棣、草、篆,应有尽有,九龙窠入口处,岩壁上新增的九方岩刻重现了唐、宋、元、明、清的名人赞茶之诗句(书法乃仿古代名人之字体,但有张冠李戴之嫌),从中也可以知道武夷茶的光辉历程。

武夷山水也为历代的画家们提供了传神写照的自然环境。宋李纲《题画》诗云:“重来未了平生愿,一幅轻绡画得归。”可见至迟在宋代,武夷山水就已经入画了。到了画家辈出的明、清两代,来武夷作画的就更多了。现今已知的绘画作品,有明徐良夫的《九曲棹歌》、胡荧的《武夷图》、柏敬的《武夷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王时敏,于天启六年(公元一六二六年)奉命入闽,游武夷时,也曾绘《接笋图》一幅,随后又作了《幔亭图》。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两度来游武夷,虽说不曾走笔作画,但也留下了《闽邦邹鲁》和《题王玺卿画幔亭图》的文字,以及两道律诗。所可惜的是,这些绘画作品,今已不知下落了。此外还有英国植物学家曾为英国来武夷搜集茶叶资料及茶苗的福均(一名福琼)所画的《武夷九曲图》。
  除了文人的创作之外,武夷山的茶农,在繁重的茶事劳动中,也创作了优美动人的采茶歌。口头传唱。流传颇广。但见之于文字记载极少,大都已散失了。如今只有在明吴 (木式)的《武夷杂记》里,还可以看到一条有关采茶歌的记载,其序云:“山中采茶歌,凄哀清婉,韵态悠长。每一声从云际飘来,未尝不潸然坠泪,吴歌未能便动人如此也。”现在还可以从老茶家的口头传唱中的这些采茶歌,深刻地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诉说了茶农在岩主、包头盘剥下的苦难生活。其曲调充满怨恨愤激之情,音节悠长、谐美,朴实生动,感人至深。 “画卷诗飘朝暮挹,幽奇归向越浓夸”。在这山光水色之间,有多少诗情画意可以让你随手撷取啊!古人已给我们留下如此之多的诗画佳作。如今,在百花争艳的社会主义春天里,当你尽情畅游之后,何不也一抒胸臆,留下你的名篇大作,以为名山添色?这样,在你满载而归的时候,不就可以同你的朋友们从中共赏武夷山水之奇,共品武夷岩茶之韵啊!
  
  山中奇茗冠天下
  
  名山出名茶。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出了一种滋味醇厚、香气浓郁的名茶,这就是驰名天下的武夷岩茶。所以来武夷寻胜的游人,在玩赏的山水之余,总也忘不了一品此茶,似乎非得“一啜”,则不足以言尽揽武夷之胜。
  当然,武夷茶的见赏,不自今日始。苏东坡的《咏茶》诗里,已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之句,可见早在宋代,武夷茶就已逐渐兴起,而为贡茶使君丁谓、蔡襄等文人学士所赏识了。而查慎行《御茶园歌》云:“先春次春遍采摘,一火二火长温馨;缄题岁额五千饼,鸡狗窜尽山边村。”却反映了贡茶给武夷山茶农带来的深重灾难。
  入清以后,武夷茶又由衰而盛。每逢春初,大批客商便接踵而来,采办后转运四方。到康熙年间,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武夷茶和小种红茶运销的区域,已远至西欧、北美和南洋各岛。当时欧洲人都把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而在上流社会中,也流行着以“武夷”作为中国茶和红茶的名字,由此可见其名声之大了。
  千余年来,武夷茶之所以始终脍炙人口,盛名不衰,究其原因,就在于明徐勃所说的“山中土气宜茶”。武夷山的奇峰秀水,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峰岩高耸,峡谷深邃,日照时间比平地短。山间岩泉渗流,终年不断,相对湿度比较大。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植茶的土壤,几乎全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的,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各岩又多是依崖筑成的梯式茶园,或利用岩凹、石隙垒成的盆栽式茶座,客土植茶,土层深剧、疏松,适合于茶树深根的生长。作为一个茶区,武夷山的自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到了元初,武夷茶便被充作贡品。先是浙江行省平章高兴,采制入献;不久,其子久住又创御茶园于四曲溪畔,督造贡茶。于是,御茶园成为武夷茶发祥地;茶事遂盛极一时。此后,直到明代末叶,武夷茶就一直成为皇室的宠物。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铢求无厌,贡额年年增加,迫使茶农四出逃亡,乞至明末武夷茶渐趋衰落。“嗣后岩茶亦惭生”,红茶青茶兴起,傲立茶坛。
  武夷山的茶树,有着名目繁多的品种。各岩种植的众多品种,多半是土生土长的菜茶。这种用籽繁殖的茶树。经过了数百年的自然杂交,便生成了无数的变种。用菜茶制成的茶叶,可以分为奇种、名种、小种三类;而奇种又有提丛、单丛、名丛之别。所谓名丛,是从各岩茶园里选拔出品质特优的一、二株茶树,分别采摘,单丛制造而成的。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白瑞香、素心兰、金锁匙、不知春、白牡丹、不见天、半天夭、水金龟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除了本山品种肉桂之外,近百年来,还从外地引进不少良种,如水仙、桃仁、奇兰、铁观音、梅占、雪梨、黄龙等等。所以,先前人们都把武夷山称为“茶树品种的王国。”
  自然环境的优良,茶树品种的繁多,加上管理的周到和采制的考究,就使武夷岩茶具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特征,颇有色、味、香俱佳的优异品质,而成为茶中极品。这是介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的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一片标准的岩茶茶叶,冲泡开来,有“三红七绿”之分,叶缘红似朱砂,叶片绿如宝石,茶水深澄而鲜丽。饮后,令人喉下润滑,齿颊留芳。不仅可以提神、益思、破闷、解乏,而且还具有消食、止痢、去暑和醒酒等功效。
  清,《续茶经》的作者陆廷灿,有《武夷茶》一诗,写道: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取次分。
  然而,要真正领略岩茶的天然真味,可也是不容易的,一个高明的品茗茶人,不仅非常注意饮茶的环境,而且对于茶具、茶水、茶品和烹茶的技巧,也都十分考究。《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文字,相当精到地描写了茶的品饮艺术,找来读一读,倒也不无教益。
  要品茶,自然先要挑上一种好茶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而一听妙玉说:“这是老君眉”,才接了吃半盏,这“老君眉”,正是武夷白茶名丛之一。按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记述,它是以“叶长、味郁”见称的。在当时,这显然是极为难得的珍品,所以宝玉细细吃了,也觉得“轻醇无比,赏赞不绝”。如今,以武夷山的名丛之多,自是可以挑上一种,享一享“饮啖之福”的。

 

有了好茶,还得有好水,妙玉泡茶,先是用“旧年蠲的雨水”,而邀宝钗、黛玉吃“体己茶”时,又用的是五年前“收的梅茶上的雪”。这在大观园里头,可说是稀罕的了,所以妙玉说,她“总舍不得吃”。但是,按陆羽《茶经》的说法,“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谓“山水”,也就是漫流山中的乳泉、石池。武夷一山,有着数十道泉水,迸出于石,汲之不竭,不仅水色涓洁,而且泉味清醇。明吴〖HT5”,7”〗木〖KG-*3〗式〖HT5”SS〗《武夷杂记》云:“余携茶具,共访得三十九处,其最下者,亦无硬冽气质。”据他品评,全山当称虎啸岩的语儿泉、小桃源的金砖泉为最佳,其次为天柱峰的三敲泉、御茶园的呼来泉、仙掌峰的碧高泉等等。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未可作为审评。“欲试清泉味,烹茶坐石盘”。要想品评甘泉之味,还是要亲口尝一尝武夷山泉的。
  对于茶具,也是极为讲究的。一般至少要有四种器皿——水壶、风炉、茶壶和茶杯。不论其价值如何,所注重的,在于绝对的洁净。冲泡前,先得用清泉洗涤茶具。水开后,再用热水烫过一遍,接着把茶叶倒在壶内,冲入开水。水冲满了,便用壶盖刮去泡沫,盖住壶口。然后,冲着壶盖浇点开水,使茶壶更热一些。约莫过了五分钟,便可斟出茶汁来,但斟茶时,务使每杯茶汁的浓度大致相当。其办法是,先各斟上半杯,再周而复始地轮流添满。而在客人们举起茶杯,慢慢啜着的时候,就可以在水壶里加上泉水,搁在风炉上,准备泡第二壶茶了。一般的茶叶,至多三瀹而止,岩上的名丛,却可以冲泡六、七次,而色、香、味尚留余韵。
  善于品茶的人,茶都泡得极浓,饮量却少得异常。妙玉对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了这一海,更成什么?”这句打趣的话,正是一些品茶家的信条。他们品茶的时候,决不像刘姥姥那样“一口吃尽”,而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啜着,细加品评。先是举起杯来,由远而近地移到嘴边,此鉴赏岩茶特有的一种天然的花香。继而轻轻一啜,以领略入口时浓郁的芬芳气味。然后同时从稍带苦涩味的茶汁中,去咀嚼随之而来的清鲜灵妙的回味。但是,根据“久而不闻其香”的道理,也不能老是把茶杯放在鼻前。所以啜上一口之后,还得把茶杯时远时近地移动。这时,一阵阵的幽香,便会扑鼻而来,令人悠悠意远。正如范仲淹所说的“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热便欲乘风飞”。
  既游了名山,又品了名茶,真可以说“乐足矣”了!
  
  茶树王国九龙窠
  
  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邃峡谷。九座石骨嶙峋的岩峰,犹如九条将要腾空而起的游龙,蟠绕在它的两旁。谷中怪奇的岩石,横卧竖立,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沟壑。而从岩缝中渗出的涓涓细流,则汇为喧闹的山涧,穿过乱石,曲曲折折地向东流去。这里布满了一片又一片、一层又一层的茶园,真是满谷春色,一派生机盎然。然而,更为希罕的却是那一丛丛、一簇簇珍奇的名丛,它们或立岩凹,或倚水边,或伏崖下,或躲于洞口,或离踞峭壁之上,简直就象不同风格的盆景,争奇斗巧,各异其趣。而誉满中外的大红袍茶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明张于垒《武夷山志》说:“山皆纯石,不宜禾黍,遇有寸肤,则种茶荈,树落上下,隐现无间,从高望之,如点绿苔,凉风拂至,嫩香扑鼻,不独是供饮啖,为山灵一种清供也。” “大红袍”位居武夷岩茶五大名丛之首,名扬海内外。武夷岩茶虽然历史悠久,但“大红袍”的产生很迟,约在明末清初(1717年前后)距今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这期间经好事者喧染、张扬有关大红袍的传说不一,听之传之,闻听之后,真有几分“自古仙人栽,人间难得一睹此芳容”的出神入化之感。在九龙窠峭壁的罅隙处,离地4米许的小石座上,有三丛植株,如今有六丛茶树。崖壁上有民国时期崇安县长吴石仙题刻“大红袍”三字。其茶丛还繁育着大片的茶园,九龙窠成为“大红袍”基地。在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红袍”采制工艺,榜上有名。
  大红袍茶树之所以能获得武夷“茶中之王”的美称,是因为它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顶,终年有水自岩罅滴落。而随水流落又是苔鲜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而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化不大。加之有茶农的精心管理,采制加工得法,有独特的“做青”工艺等种种原因,自然就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奇效。评茶师评定,大红袍可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五、六次,味就极淡。使它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的桂冠,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来武夷山的旅游者,当然无不想一睹大红袍茶树为快。
  大红袍茶树在民间传说很多,有的传闻其治病功效则更为神奇,无异于仙丹妙药“能治百病”。因此,人们无不为能一饮如此稀有珍贵无比的大红袍而感到无尚的荣幸。
  天心寺僧披露的大红袍真象说:大红袍春芽萌茁的嫩梢芽叶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就象一团火焰,因而得名大红袍。更多的人认为早春时节,叶芽勃发,满树艳红,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这是比较科学而且有可信之处。
  
  以茶命名有“茶洞”
  
  茶洞:“在接笋峰下,从伏虎岩东行,沿着修竹夹立的曲径;盘上小岭,再穿过巨石垒叠的石门,眼前出现的一个幽深绝尘”的佳境,它就是“茶洞”。
  茶洞先前是有好几个名称的,一曰玉华洞,一曰升仙洞,一曰幽微碧玉洞。其所以终于以茶命名,据传,原因在于洞内产茶“甲于武夷”。清代隐居茶洞的李卷曾题诗云:“乳花香泛清虚味,旗枪浮绿压醍醐。”赞美的就是茶洞之茶。如今洞内依然有一片老气横秋的茶,其茶味不逊于其他岩茶
  抬头且看,茶洞门口就有匾额刻着“峥嵘深锁”四个大字。以示意人们:“深锁于茶洞幽奥之境的尽是峥嵘奇观,气象森然。”这是清人重修茶洞而题刻的。明代万历年间初建时候,并非如此。当时是由“伏虎岩”侧石门入口,逾小岭,又巨石相椅如门,进此有坊,题曰:“仙凡岐路”却不知何故寻(不久)废了。

武夷自古本为“仙窟”,依照《茅君内传》称:仙家有三十六洞天,武夷乃“第十六洞升真玄化之洞”,相传它就是当年武夷君所居的洞天仙府。
  茶洞境内真真是别有洞天,走进天然石洞内,举目仰瞻,其南是直插云霄的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其东则是仙游峰;其北乃清隐岩、天游峰、仙掌峰。诸峰皆削壁环峙,井然有序。而在仙掌峰的山背后,更有雪花泉、澹泉和玉华泉合流在一起,直往山前涓涓而下。待到山前之时,则聚然迸发出雷轰电激般的千丈瀑布,倾注于仙浴潭中,其神异之殊态,不可名状。就在这仙浴潭畔,有一块沃园生长着葱菁的小灌木丛,那便是茶圃的所在。茶圃陀螺夷旷可六七亩的盆谷,尽在诸峰反复环抱之中,这就是茶洞腹地,如此幽微碧玉洞天,世间还能到何处去寻觅。
  无怪乎,往昔多少道派羽士,络绎来此栖居,为他们的仙隐之所。茶洞虽方圆咫尺,竟先后辟有元元道院、清真书院、云窝书院、留云书屋、晚霞居、煮霞居、望仙楼、小隐堂,明末学者黄道周筑“晚甘居”隐居于此。此类栖馆道院,不一而足,它们都构筑在那些丹崖翠岩、神剜鬼刻、古木苍藤,胶葛蒙翳,并且笋茶遍处皆是,随处可取,猿鹤结邻的险峰奇巅之上,仙茗奇绝,其中尤以接笋峰仙居最为险绝。
  就在奇绝接笋峰巅上,道人汪痴颐竞于此筑隐栖下,直到终年,山志里是这样描述的:“顶上石台如砥,约二三亩,二道人结小茅庵以居之。其一出而供茗接谈,其一面壁问而不答,亦不施礼,已三年矣。且云痴颐脱形后,即凿石为塘,盖裸葬下焉云云”。
  据史料记载:昔日茶洞一带所产之茶,有“甲于武夷”之说,清乾隆帝为太子时写有《冬夜烹茶》诗云:“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葵花玉夸旧标名,接笋峰头发新颖,灯前手擘小龙团,磊落更觉光炯炯”。盛赞“就中武夷品茶最佳”,就是由于接笋峰茶发新颖。都云武夷茶曾得皇帝赞赏,只是传说,惟“接笋茶”真真实实是皇帝(乾隆)钦定为“武夷品最佳”啊,有据可查,不是“茶仙”说道,应不为虚。今武夷岩上岩茶研究所的“岩上大红袍”,便是由此发掘的商品,其品不逊于九龙窠大红袍的韵味。
  
  “文公书院”留茶香
  
  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间,有一座古老书院,这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创的武夷精舍旧址,今已重修为朱熹纪念馆。
  武夷精舍,是朱熹在淳熙十年(1183)辞官归里,亲自擘划、营建的书院。当时,这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初建时,有仁智堂、隐求室、石门坞、止宿寮、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此外还有钓矶、茶灶、渔艇。朱熹在《武夷精舍杂咏诗序》里写道:“四方士友,来者亦甚众,莫不叹其佳胜。”建宁知府韩元吉曾感慨地说:“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朱子也恬然自得地说:“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此后,这位理学大师就在这里著书立说,聚徒讲学。朱熹喜爱武夷山水之乐,更精于武夷茶道与武夷茶结下终生之缘。
  朱子隐居武夷山,著书立说,讲学倡道期间,常与同道友朋,门人学子设茶宴于亭榭、于竹林、于泉边或于溪畔,一只炉子,一把茶壶、数只兔毫盏,舀几瓢九曲水,徐徐亦来,芳香四溢,觉物我合一。
  朱熹以茶喻学,认为学问要专主一门。对理学皓首穷经,钻深研透,不被当时流行的其他学派所迷乱。犹如宋代煎茶,仍有唐代遗风,在茶叶掺杂姜葱桂椒盐之类同煎,犹如大杂烩而妨茶味。朱子对学生说:“如这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朱子语类》卷15)这种比喻暨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
  朱熹在向学生讲学时,巧妙地以日常生活中的茶作妙喻。朱子答学生问关于如何评价《左传》作者识见,曰:“左氏仍一个趋利避害之人,要置身二隐地,而不识道理,于大论处皆错。观其议论,往往皆如此。且《大学》论所止,便只说君臣父子五件,左氏岂如此?如云:‘周郑交质’,而曰‘信不由中,质无盖也’。正如佃客论主,责其不请吃茶!”(《朱子语类》卷123)他只说左氏论事不得要领。远不如孔子《大学》论君臣父子关系精当。以此佃客座主,不请饮茶,这样责之细苛的巧喻,把复杂的理论问题,在谈笑间说清楚了。
  朱熹不但以茶待客,以茶喻学,以茶为礼,还精心培育名丛,在紫阳书院有谓“文公茶”又名“臭叶香茶”曾列入名丛。来到朱熹纪念馆可品尝文士茶。
  
  九曲溪茶灶石
  
  在武夷精舍门前五曲溪畔,在“矶石上平,在溪北岸,有灶在溪中流,巨石屹然,可以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水,当中凹自然为灶,可炊以瀹。”《武夷山志•五曲》。
  武夷精舍落成,朱子聚徒讲学,潜心著述。闲暇之时,朱熹常在“茶灶”上设“茶宴”,煮茗待客,吟诗品茗,颇得茶中之妙趣。  一天,他邀友游览平林风光,登上灶石,吟咏着“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还站在岸边的廖子晦迭口叫“好诗,好诗”。
  “诗是好诗,晦翁把茶灶石,吟咏得出神入化,可是今天既看不到袅袅的灶烟,又闻不到扑鼻的茶香?”已登上灶石的刘甫说道。
  “是啊,我们只好望‘灶’兴叹喽。”刘彦集附和着。
  朱熹笑容满面地请众人席石而坐,命书僮在矶石上摆开茶具,然后稍带歉意地说道:“茶灶停炊,由于尚缺一物,如今众兄光临,容弟遣小僮前去一处索取。此物一到,庶几不负众兄的一片雅意。”于是,命书僮将带来的一顶斗笠和一双木屐鞋穿戴停当,吩咐他即此前往桃源洞,对老道长如此说:“书僮巧穿戴,见人如见物。灶石煮溪水,只待此君回。”书僮只好记住小诗,赶往桃源洞。刘甫已猜着谜底,对朱熹抚须微笑。
  书僮赶到桃源洞,见到老道长,就把主人的小诗对着老道长吟诵一遍。老道士听了,把书僮上下打量一遍:“嘿,这朱夫子,真够幽趣。”回到禅房取出一纸包东西交给他,书僮告辞道士便匆匆向灶石走来。

 

彦集等人见书僮回来,停止谈论,围上书僮,争着先睹为快。纯叟先拆开纸包,大家异口同声“呵”一声,互相望着朱子哈哈大笑。
  此时方悟出:“书僮戴草笠,穿木屐,是哑谜暗射‘茶’字。草笠戴在头上是‘草头’;脚穿木屐是‘木字底’;书僮是指‘人’字,谜面便是‘人在草木中’,谜底即赫然一个活脱脱的‘茶’字”。
  朱熹当时心情显得特别高兴,先是调侃了众人,接着就煮茗发出细细茶香,浓郁的茶味,使众人为之陶醉。灶石煮茗为后来游人留下一段佳话。
  
  天游观前“洞宾茶”
  
  八仙中铁拐李嗜酒,吕洞宾爱茶,是人人都知道的。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会昌年间两次考进士不中,隐归终南山,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天下。他悠悠荡荡南下江南,邀游洞庭、潇湘、湓浦,远至锦屏山。醉饮岳阳楼,弄钓洞庭湖。吕洞宾一路游来,乘流逐趣,沿途玩景。黄鹤楼前吹弄箫管;陶醉九华山,攀杭州飞来峰,闲坐呼猿洞,神迷于山峦插天,绝壁倒桂的山川之秀。禁不住挥毫洗墨,赋诗云:“一翼施灵鹫,玲珑若自飞。洞间僧人定,山静鹤来临。”
  吕洞宾曾游大云寺与寺僧唱和,有诗云:“三千里外无家客,七百年前云水身。行满逢莱别为僧,道成瓦砾是黄金。”此诗可见吕洞宾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生动地道出他“以游归真”的哲理。
  唐末,吕洞宾云游到丹山碧水的武夷山,为山水秀丽,清幽迷人的“十六洞天”景色所迷醉。《武夷山志》有《回道人游武夷》中说:“武夷之山秀且高,参元堪把死生逃。”于是“斫将白乳与青精,漫燃龙竹闲烹煮”。以茶和青精为粮,成仙于仙游洞。
  传说吕洞宾在天台注册、武夷换骨之后,列入八仙之列。不知何年,王母瑶池蟠桃大会宴请众仙,八仙应期赴宴。瑶池宴会上有千年蟠桃,万年琼露仙酒,就是没有“仙茗”。他对珍肴琼浆不感兴趣,听说玉皇的“仙茗圃”里有仙茗液,不但能蜕仙人骨,而且饮后能“两腋生风,遨游仙境”。在宴席上瞒过众仙,悄悄溜到“仙茗圃”来饮仙液。却被守圃的茗仙挡住,不让进去。他望着那枝繁叶茂的仙茗树直流口水,顿起偷茗之心。他学着“孙悟空偷桃”的办法,把云帚朝茗仙拂了拂,茗仙便迷迷茫茫的睡着了。他进入仙茗圃,摘片茗叶放在嘴上咀嚼,顿时口舌生津,齿颊留香,连说:“佳茗,佳茗。”连忙摘下一支存入云帚,悠哉悠哉地回到瑶池。蟠桃仙宴散后,他若无其事地随众仙驾云回仙府。
  守圃茗仙,醒来不见吕仙,赶紧进圃察看,并无发现什么失窃现象,也就不追究了。
  吕洞宾离开瑶池,驾起紫阳巾,赶回武夷山仙游观,立即将仙茗植于观前,精心地培育,仙茗树枝繁叶茂,吕洞宾常采摘鲜叶,“漫燃龙竹闲烹煮”过着悠闲的仙人生活。
  后人发现天游观的仙茗,能治百病,传说是吕洞宾从玉帝“仙茗圃”偷来的,便命名为“洞宾茶”。从此,每年春季由星村的老百姓轮流值期,采叶制茶,分施给星村的百姓,备作治病、疗疾之需。
  
  “庞公吃茶”传佳话
  
  题诗岩的西边,坠石隔九曲分流,人们称为小九曲,竹排由左岸而入,左旋右盘,真是极尽天然曲折之妙。“溪名小九曲,溪水碧如玉”。这里是一弯碧水,水中错置着一堆小石。小石虽小但却有大峰风貌,石上有峭壁,有穹崖,在裂罅,有洞穴,还有几竿翠竹,低垂水上。水流石间,也就象九曲溪一样,极尽天然曲折之妙。正如方正诗道:“空潭清湛湛,松竹簇丹邱;谷转桥三板,人登云一楼。夕阳和雨落,秋水带花流,何处来时路,林边系小舟”。小九曲只容得下一只小筏进入其间,没有回旋的余地。但踞高眺赏,却是殊有佳致的。小九曲的北岩,有一座临水而立的岩,岩上勒有“小九曲”三字,相传这是朱熹的真迹。由此登崖沿石径盘旋而上,绕出岩顶,东望大藏峰,金鸡两洞,近在咫尺,洞内的古物,仿佛触手可及,下瞰小九曲,怪石参差,碧水回流,宛如九曲溪的小影。岩壁有书:“庞公吃茶处”,留下一段脍灸人口的摩崖品茗的故事。
  
  “不可思议”叹茶丛
  
  有“观止”之誉的山北牛栏坑,是明代“御茶园”废止后,武夷茶向“三坑两涧”转移的重要岩茶产地之一。
  牛栏坑两侧巍峨峰岩相逼成峡,峡中沟里有石鳞、山蟹,峡中种植各种名茶,近乎垂直的陡崖上长满岩草,山花点缀,是一处优美的景点,传说是坑,曾为天神惩罚关押从九曲溪幽蜕的“仙牛”之地,给是坑蒙上一层神话色彩。
  其实,牛栏坑没有“仙牛”之传,而有坑中的名丛“水金龟”之说。
  “水金龟”茶丛原来生长在杜辖寨的岩腰,只因一场洪水,将茶丛冲至牛栏坑兰谷岩半岩上,被磊石寺方丈,垒石蓄之,天心禅寺方丈认为原是他的寺产,双方进行争论,一场从清末直至民初的“名丛争夺案”耗资巨大,时日旷久的官司,只得不了了之。
  “水金龟”成为武夷名丛之后,游人踵之沓来,观看石座中的郁郁葱葱的“水金龟”茶丛,不免对身价发出不可思议之叹,学者施梭在牛栏坑崖壁上题刻了“不可思议”四个大字启示了游人“莫看武夷一丛树,其中价值此中看”。
  
  “御茶园”里茶魂在
  
  溪南有一片临溪傍水的平地,这就是元朝皇家御茶园的故址。
  武夷茶的入贡,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创设,是继北苑官焙衰落而兴起的。据志书记载,元至元十六年(1279),浙江行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时,曾采数斤“石乳”入献。到十九年(1282)诏令崇安县令亲临监制,每年贡茶20斤。大德五年(1301),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为邵武路总管,就近到武夷督造贡茶。第二年,就在此地创设“焙局”,称为御茶园。
  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有仁风门,中有拜发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宜寂亭、宴嘉亭和浮光亭;此外有碧云桥与通仙井。其时,还设两名场官负责管理。不久,每年贡额增加到360斤,制龙团5000饼。泰定五年(1328)崇安县令张端本,在御茶园的左右,各建一个茶场。至顺三年(1332),建宁总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畔筑了一座高台,名曰喊山台,台上有亭,称为喊山亭,所以通仙井又叫呼来泉。据云,每年“惊蛰”这一天,崇安县令都要带着牲醴,到茶园祭祀山神。念罢祭文,隶卒就鸣金击鼓,同志喊道“茶发芽”,才开山采茶。

武夷茶的入贡,给武夷山的茶农带来沉重的灾难。当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苛索不已,贡额逐年增加。到元朝末年,每年贡茶已增至九百九十九斤。明初,也照这个常例入贡,苦于追索的茶农,往往被迫砍掉茶树,平毁茶园,而后背井离乡,四出逃亡。到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建宁太守钱业,终因“本山茶枯”才不得不改在延平督造贡茶。此后不久,御茶园就荒废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御茶园的兴废,反映了元明两代270年间武夷茶盛衰的历史,而在这个时期,武夷茶制作工艺和成茶形态,也有极大的改革。有着长达500多年历史的饼茶,如大小龙团等,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后,改制成探春、先春、次春和紫笋一类的散茶,此后小种红茶、武夷岩茶先后诞生了,御茶园是武夷茶的发祥地。
  
  当回“皇帝”过把瘾、御茶园里品岩茶
  
  明朝,“不贡建茶”,武夷御茶园关闭,茶叶生产向“三坑、两涧”转移,茶园成了荒山,焙茶局的房舍圯毁。遗址上,仅留下了一口“通仙井”和两棵古老的枫树。两棵古枫,每当深秋,满树枫叶红似火,像一对燃烧的巨大蜡烛,俗称之为“朝天烛”,数百年来,这对“朝天烛”傲然屹立在四曲溪畔,守卫着“辉煌一时”的御茶园。
  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御茶园恢复了青春。武夷山茶科所搬入御茶园旧址,垦复茶山,培植150多种名丛,历史上著名的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半天鹞以及武夷茶王“大红袍”等珍稀树种入园安家。
  1982年8月,武夷山御茶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在御茶园遗址上兴建集品岩茶、赏茶艺、旅游观光的“皇家”级品茶胜地,重建的御茶园昔日更加辉煌。
  御茶园的大门,是元代皇家焙局的“仁风门”旧址。一只20多吨重的石雕巨龙雄锯在四根4米高的花岗岩石柱上,石龙大门象征昔日皇家的尊严。重建的“拜发殿”(也称“第一春殿”)茶艺大楼,古朴大方,内部具有典雅华贵且富有文化艺术情趣。茶艺大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大众化茶艺表演厅,二楼是十二间风格迥异的贵宾室。登上“拜发殿”远眺,武夷山三十六峰中的双乳峰、三仰峰、隐屏峰、玉女峰等景致尽收眼底,真是满目青山如画卷。茶人题书曰:“碧水丹山,风景这边独好。题红采绿,香茗此地奇嘉。”
  当回“皇帝”过把瘾,御茶园里品岩茶的广告词,吸引着游人。在“拜发殿”凭栏俯瞰,东南边有御茶园名贵茶树葱茏苍翠,山坡上树影婆娑,生机盎然,东北看是九曲清溪如带,竹筏载着欢歌笑语,悠然而过。坐在“拜发殿”内,用昔日“呼来泉”冲泡“石乳留香”、贡茶大红袍,观赏宫廷茶艺及武夷茶艺表演,其中音乐伴茶饮为高品位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既能愉悦身心,解除旅游中的疲劳,又能令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岂不优美哉!
  御茶园大门上两幅对联:其一是全国著名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功的“名园绿水环修竹,古桐清风入碧松”;其二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潘主兰的“岩茶以得天独厚,所制之工非草创,泉水唯在山者清,前后接踵若薪传”。两幅对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御茶园的环境优美,写出武夷茶的历史及其特点,使游客一临茶艺大楼,到此便感到格调高雅,文化气氛浓厚。“拜发殿”通向九曲溪外阳台大门刻着“两腋生风,香茗一瓯陪客坐;千星绕户,银河九曲是吾家”,这幅对联使在阳台品茶观景的游人倍感亲切,平添情趣,并激发游人无穷文思。
  拜发殿二楼分割为大小不等,风格情调各异的茶室,以武夷山三教名山的底蕴,设有“养真堂”、“五调堂”、“格致堂”等若干茶室。
  欲知道教与茶关系的茶客,可进“养真堂”品茶,堂名取意于道教修身养性之意。茶堂门口的对联为:“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古代道人喜茶之情跃然纸上。茶室挂着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旗枪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腑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品茗的乐趣,趣在其中。
  信奉佛教的人士,来到“五调堂”品茶。堂名取意于禅宗认为茶可助禅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的五调之意。堂前有额“茶禅一味”,门前有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偈语云:“千言与万语,不如吃茶去”。堂内悬挂着赵朴初的五言绝句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在“格致堂”的门前有朱熹脍炙人口对联:“山居偏隅竹为邻,客至莫嫌茶当酒”。令你想起《朱子语类•杂说》中说的“物之甘者,吃过便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以茶喻理,告诫学子。“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他以“中庸之为德”教育学生。他的一生言行、著述都不忘一个“理”字。
  最有趣的是雅俗共赏的大众茶室“顺顺斋”。名为“顺顺斋”是因为这里的诗词、楹联无论你顺着念或倒着念都顺口,而且都成文章。更妙的是这里的茶壶、茶杯上的铭文无论你从哪一个字开始读,也都读得通顺。室中有联为:“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回文倒读,“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正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一样。室中挂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两首咏茶回文诗:其一为:“酡颜玉碗棒纤纤,乱点馀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其二为:“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红。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都可以倒读,仍不失为佳诗。
  茶室所用茶具都是特制的。茶杯上名家手书“清心明目”四字,无论你从哪一个字开始破读,都很顺口。如“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等等。茶壶上环形挂列刻着“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也是别出心裁的佳句,君可慢慢品趣。把茶人对茶壶的痴爱刻划得惟妙惟肖,在这样的茶室中品茗,能不感到心顺意顺,事事顺心。

佳水名茶品茗佳境
  
  在武夷山,水帘洞是以雄伟壮丽的崖穴和声光夺人的水帘见胜的。山志称之为“山中最胜之境”,并非溢美之辞。所以来游武夷的人,倘若观赏不到“赤壁千寻晴凝雨,明珠万颗画垂帘”的奇观,就不免要引以为憾。
  从丹霞嶂东行,踱过一座横跨山涧的小桥,就接上了通向水帘洞的磴道。拾级北上,到了山腰,就听见一阵沙沙的声响从山上飘来。是清风吹过竹尾,还是细雨洒落水面?当你屏息倾听,四顾茫然的时候,转了几道弯,却见一座危崖腾空而起,矗立云端。从岩上飞落的岩溜,宛如急雨一般,劈劈拍拍地横洒在磴道上溅起了一片白(氵蒙)(氵蒙)的水沫。当然,要穿过这道雨障,免不了要受点淋漓之苦的,但一到山崖下,就安然无恙了。这里,就崖铺砌的石磴,高下曲折,蜿蜒而上。转过崖壁,沙沙的响声越来越近了。但却依然见不到水帘的踪迹。再往北一折,忽然迎面扑来(氵蒙)(氵蒙)水雾,一霎时裹住了浑身上下,抬头一看,但见悬崖万仞,上突下嵌;两道飞泉驾空而下,散成千条万缕,洒入绿沉沉的深渊;而山风吹过,更化为无数细小的水珠,倏东倏西,乍分乍合,闪烁着晶莹夺目的光彩,看去就象是两帧天然灿烂的珠帘,高高地挂在崖际。
  明樊献科有诗道:
  绝壁飞泉挂白龙,一帘风送玉玲珑。
  声传空谷晴疑雨,势转丹崖淡复浓。
  喷月垂垂摇碧汉,沉云冉冉散芙蓉。
  尊前谁和高山调,拂袖吾从问赤松。
  穿过绿叶交荫的毛竹林,走下盘旋崖畔的磴道,就进入了水帘洞内。这个武夷山最大的洞穴,轩爽敞亮,可容千数百人。高大圆拱的丹崖,犹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沿崖一带,高高低低地散落着几处祠、观的旧址和制茶工场遗址。那熠熠闪光的水帘,则悬挂洞口,随风轻轻地飘动。正是所谓“千丝不断摇珠箔,匹练长悬泻镜湖”。隔帘望去,洞外的茶园竹丛,村落人家,都是一片迷(氵蒙)(氵蒙),宛如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另有一番韵致。
  夜宿洞内,在星耀苍穹、月照丹崖的那种迷茫的夜色中,听着清音瑟瑟的水声,就不免要沉入梦幻一般的境界。倚槛仰望,那错闪如珠的水帘,镶嵌在繁星闪烁的暗蓝色的天幕上,仿佛就是灿灿银河,泻下人间。所谓“垂垂槛外寒星落,洒洒窗前夜雨鸣”,描写的正是这般离奇绝妙的情景。到了夜色消褪,天将放明之际,白茫茫的云雾绕洞前,水化为雾,雾与水合,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淹没在微茫之中,人在洞内,恍如置身于琼宫瑶室,真是妙不可言。直到东方吐白,云流雾散的时候,水帘才又显现出来,在朝阳倒映下,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明宋遂有一道抒写水帘夜景的七律,他写道:
  石泉飞雨乱淋漓,翠箔银丝万缕齐;
  云屋润含珠网密,月钩凉沁玉绳低;
  鲛人夜织啼痕湿,湘女晨妆望眼迷;
  恍似水晶宫殿里,四檐花雨乱莺啼。
  出了洞口,磴道的右侧,就是深碧无底的浴龙池。水帘泻入池中,这里那里不时卷起一片飞花,随即又晃漾出一圈圈的涟漪,煞是好看。从池中溢出的水,沿着曲涧流去。
  水帘洞前,到处是一层层石砌的梯式茶园,这里以盛产香味馥郁、沁人心脾的水仙茶而驰名。茶园里遍植着这种树形高大、枝干挺秀的茶树。传说清道光年间,建瓯大湖有一个以种茶为业的人,一天上山砍柴,途经祝仙洞前,偶然看到一株小树,似茶而香,便把它移植到自己的后园里,到它长大后,就采下叶子,以造茶法来试制,果然异香扑鼻,甘泽可口,于是便把它命名为“祝仙”。当地“祝”与“水”同音,才称“水仙”。但是,这株树只开花不结籽,难以繁殖。有一次,后园的土墙崩塌了,把枝条压在土里,竟生出根来。茶主人悟出用压条法来繁殖,逐渐流传各地。武夷的水仙茶,也是从建瓯传来的。在这里,他们又获得了发展的新天地,成茶的品质也更为优异了。
  水帘洞既有水帘,又有水仙(茶),自然就更吸引人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