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茶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14-07-14 浏览 51376 次

油茶(Camelliaoleifera)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又名茶子树、油茶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油茶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大多是人工选育的无性系。由于油茶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过去有关油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常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方面,而对油茶有性生殖研究较少。油茶生殖发育过程的研究,对指导生产和油茶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殖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有关油茶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在有性生殖过程、种间杂交亲和性以及生殖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此,笔者现就油茶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1有性生殖过程的研究

1.1花药的结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的发育

油茶的花药壁分为4层,由表及里依次为表皮层、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L7],其中绒毡层对小孢子和花粉的发育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它分泌胼胝质酶使小孢子分离,合成识别蛋白释放到花粉外壁,绒毡层的

1  2  3  4  5  6  7  8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