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文化礼品需长个心眼,以防买入假货次货
近年来,不管是瓷器、木雕,还是绣品、花瓶,这些都见见走入大众家庭,成为年关另类礼品。不过,瓷库专家建议,在选购这类“奢侈礼品”地同时,需要必要地“眼力”。
在工艺品商店,瓷库记者见一棵“玉白菜”开价200多元。店老板肯定地说,“材质肯定是玉。不过货色一般,价格当然便宜。”对此,瓷库专家认为,如果玉器或黄铜工艺品的价格比较低廉,则很有可能是以树脂为材质,仅在外部做了喷漆处理而已。短期内虽无法看出,但三个月或半年后,工艺品外部就会脱色。而且,还有部分商人将现代工艺品以做旧技术进行处理行内俗称“精仿”或“高仿”,来充当古董进行销售,获取暴利,主要是抓住消费者“贵等于好货”的心理。其实,价位过高时,消费者切勿轻易下手。

图:欧式田园工艺品象牙瓷V型果碗
当然,市场上也存在很多假冒伪劣商品。瓷器你也不例外。瓷器有手绘和贴花之分,部分商人以贴花瓷冒充手绘作品,可是,批量生产的贴花瓷其实没有什么价值。对此,消费者可用放大镜观看瓷器上的纹路,贴花图案可控性强,而手绘作品有随意性。但一件手绘瓷器作品是否有价值,作者的分量占据了重要地位。瓷器因土质等硬性条件的不同,次品率一般高达80%,一件好的瓷器工艺品需要走完72道工序,而地摊或小店贩卖的便宜瓷器并无工艺价值,真正的精品不会批量生产,而是手工全程制作,仅此一件。
因此,面对众多礼品,消费者挑选购买时不得不长个心眼,以防买到假货、次货。(编辑:陈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