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乾隆青花瓷与后仿品—瓷器问答第七十七问
答:乾隆朝是中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各类仿古创新产品皆见烧造。青花瓷亦然。乾隆官窑烧造量甚大,传世作品多于以前任何时期的同类器。
真器:从青料看,乾隆早期青花浓烈晕散,纹饰中点染的地方很多。著名的有乾隆五年、六年(1740、1741)景德镇督窑官唐英监制的一部分青花贡器。中期以后,青花的发色清丽,很少再有晕散;晚期青花瓷作品中部分出现了略带紫色的现象,胎体也变得干白。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嘉庆。造型强调形体比例,追求新颖奇巧。绞饰时代感较强,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风严谨、细腻。乾隆本朝官款字体紧凑工整,横平竖直,青花色调浓艳而又深沉。鉴别真假乾隆青花瓷器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製”字下半部的“衣”,即出头,这种写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仿品:仿品往往由于用料不同,青花的颜色不够纯正。款识多数是在器物底足内书写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极少见四字篆款和楷款。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光绪和民国时期的仿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器型繁多,有贯耳尊、灯笼尊、八棱瓶、蒜头瓶、玉壶春瓶、绶带葫芦瓶、盖碗及小鱼缸等。其中以尊和瓶等大器数量为多,但大部分看起来都让人感觉线条笨拙而不流畅。但也有精细之作,青花瓷器发色纯正,造型逼真,这时就需要从胎体、款识等多方面去综合考虑。

清乾隆青花九龙在天天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