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包揉
包揉是安溪乌龙茶制造的特殊工序,也是塑造外形的重要手段。包揉运用“揉、搓、压、抓”等动作,作用于茶坯,使茶条形成紧结、弯曲螺旋状外形,通过初包揉可进一步摩擦叶细胞,挤出茶汁,粘附在叶表面上,加强非酶性氧化,增浓茶汤。
初包揉的方法有两种,即踏揉和布巾包揉,前者,工效高,但操作不妥,易产生闷黄味和造成直条、扁条,踏揉适用普通品种茶叶的制造;后者揉后条索紧结、弯曲并皱节,能揉出“蜻蜓头”,适用于高级品种,如铁观音、本山、黄旦等的制造。
1·踏揉:踏揉方法是将初烘叶趁热装入小茶袋中,每袋装叶量10-12斤左右,幼嫩叶子不多装,粗老叶子可少装,手握茶袋根上,略紧压,旋转茶袋,呈球状,放在笳篱上或清洁的地板上,人站在茶袋顶,手扶拐棍或扶架,上身向前倾斜呈墩步,利用脚板压力前进或倒退移动,两脚位置排列都呈“八字形”。即一脚沿茶袋向前或向后踩压,另一脚紧跟前脚呈“稍息”状,踏时脚的大姆指用力向下踩,并沿脚弯道到后跟,使茶团在茶袋内缓慢蠕动。
踏揉过程中,茶团逐步紧实,要进行翻拌,翻拌方法是把茶团中心和外部的茶坯翻转,旋紧茶袋,扎紧袋口,继续踏揉,踏揉时间15-25分钟,翻拌一至二次。
揉好的茶团要求内外紧结一致,茶团呈桔辩状,包揉叶稍带油润。
踏揉结束后,要及时解决散热,放置时间过久,茶团内部温度高,水蒸气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剧烈的湿热作用。叶绿素大量破坏,乌油润色泽减退,逐渐变枯黄色,进而出现褐黄色,失去乌龙茶的香气,产生黄味,细嫩的叶子,变化越迅速,茶叶品质下降越厉害。
2、布巾包揉:布巾包揉的方法是:采用2.2尺寸的白布将初烘叶趁热包揉,每包叶重1-1.5斤,具体操作是:一手抓住布巾四个角,把布包放在长板凳上,另一手压搓布包向前旋转滚动,双手同时用力,抓巾的一手用掌后跟用力助推,使茶叶在布包内蠕动茶条紧结有皱节,同时也可以用手抓的动作(即五指抓住压布包),使茶叶紧结带有弯曲,包揉时,用力先轻后重,抓巾先松后紧,包揉过程中要翻拌1-2次,翻拌速度快,谨防叶温下降,揉包时间2-3分钟,初包揉后要及时解去布巾,进行复焙,如不能及时复焙,应将茶团解开散热,以免闷热泛黄。
现在部分单位试用包揉机包揉,从目前试制情况看,适用于嫩度适宜的茶叶,成茶外形可达中等水平,包揉机在实践中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求逐步提高和完善。
四、复包揉
茶坯经初包揉后,叶温下降,可塑性减少,为了便于复包揉进一步塑造外形,必须进行复烘,有的地方称复烘为“游焙”,含有快速烘焙的意思。
手工复烘火温度比初烘低,约70度,每个焙笼摊叶量约1.5-2斤,厚度1-2寸,时间10-15分钟,复烘作用是均匀加热茶坯,散发少量水份,复烘程度应掌握以手摸茶条微感刺手为适度,约七成干,茶坯含水量为27-30%,失水率为10-12%,如果拟二次复包揉,复烘程度应更轻些,复烘须做到快速、适温,河失水过多,否则,成茶色泽枯燥无光泽,条索断碎,粉末增加。
五、复包揉
复包揉是初包揉的继续使条索进一步紧弯曲和固定条型。复包揉基本上采用布巾包揉,方法与初包揉相同,但包叶量可适当多一点,每巾1.5-2斤,揉到条形符合规格要求,如果原料粗嫩不一,复包揉后条索紧结、弯曲不一致的应进行筛分,视情况分别进行第三次复烘,火温60-65度,烘热后再进行第三次包揉。复包揉继续把茶叶细胞中的茶汁挤出,附着叶表使色泽乌油润,经热化作用使物质转化而改善茶汤。因茶坯含水量低,复包揉结束后,可紧捆茶布巾,静置20-30分钟,固定已塑成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