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乌龙茶做青阶段
乌龙茶制造过程中的晒青、凉青、摇青合称为做青阶段,是乌龙茶内质形成的关键,是制茶技术的体现。制好茶必须“天、地、人”配合:“天”指季节、天气;“地”指 地理环境对鲜叶质量的影响,包括鲜叶形态结构和内含物的含量与组成比例以及海拔高度、地形、地势、茶园管理措施、茶树品种等因素;“人”指制茶技术水平和人的主 观能动性,三者中,“人”是主要决定因素。
做青过程中鲜叶的化学变化对品质有密切关系。做青的技巧就在于根据各种自然气候条件,采用灵活的操作方法,控制鲜叶内部各种物质成分变化的程度,从而获得优良 的品种。
第一节 鲜叶中主要成分与做青的关系
1·水份:水份是鲜叶中主要成份,乌龙茶鲜叶较为成熟,含水量一般为74-77%,水份存在于细胞液和原生质胶体中,它是物质反应的介质,又是积极参加反应的基质。根据 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速度与此瞬间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并且每种反应的浓度方次等于反应式中各个化学成分前面的系数)水份的变化和做青密切相 关,是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操作依据。做青时既要促进水份的散发,加速化学变化,又要控制水份散失的速度和数量,使叶内变化平稳和有节奏。铁观音春茶过程 水份散失率16—20%。失水速度呈现为先快后慢,第一阶段活动在细胞间的游离水散发,速度快;第二阶段游离水散发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减慢。采用摇青促使小部分细胞蛋 白质变性,释出结合水;第三阶段,随着摇青的加重,以结合水释出散发为主,速度继续降低,据试验,测定做青过程失水率如表三—1。
表三—1 铁观音春茶做青水分散发情况表
项目 |
晒青 |
凉青 |
第一次摇(凉)青 |
第二次摇(凉)青 |
第三次摇(凉)青 |
第四次摇(凉)青 |
摇青转数(转) |
|
|
120 |
250 |
500 |
700 |
果、凉青时间(小时) |
|
1 |
2 |
3 |
3·5 |
5 |
水份散发率(%) |
8 |
1 |
2 |
2·1 |
2·4 |
2·4 |
每小时水分散失率(%) |
|
1 |
1 |
0·7 |
0·68 |
0·48 |
做青中,水分以两种方式散发:第一种是正常方式,水份大部分通过气孔蒸发。由于鲜叶的呼吸作用(或氧化作用),消耗了部分物质,主要是醣类等简单物质,使鲜叶 细胞保持了生命力,维持了鲜叶的鲜灵性,这种方式,水份散发快,如不加以限制,则失水率过高,消耗多,俗称“拔水”,应加以控制和调节,尽量减少物质和水份的消 耗。第二种是不正常方式,在摇青过程中,茶青在摇动摩擦等外因作用下,以叶缘为主的部分细胞破碎和损裂。水份从破损处散发,多酚氧化酶也从破损细胞的线粒体中逸 出,与细胞紧密结合,这就形成了叶缘高浓度区,酶促作用激烈,红色产物显现。由于同一茶青嫩梢中的各部位,含水量不同,茶梗含水量达85%,叶片只74%,叶片水分蒸 发比梗快,形成水位差。摇青促进了水分的扩散和渗透,使梗中水分转移到叶脉至叶缘,叶细胞得到了充分的水份供应后,可使叶表气孔部分关闭,这也达到了减少呼吸消 耗,保持较多的物质的作用,这个作用,俗称“走水”。摇青过程中,两种方式随着摇动和静凉过程交替进行,有一定比例间隔时间,摇几次,摇多少,凉多久,摊叶厚 度,都应以完成其需要的变化,达到乌龙茶品质要求为准则,但总的要求是控制第一种方式,逐步深入进行第二种方式。
2·多酚类(茶单宁):这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占鲜叶的干物质重量的15-28%。摇青后,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物质共同存在,产生了急剧的酶促氧 化作用,其产物是决定茶汤滋味、颜色的主体万分,对茶叶品质形成有很大作用,它的主要变化如表三—2。
邻醌类物质呈黄棕色或红色,但非常不稳定,可以氧化其它物质而还原,对茶叶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叶绿素的破坏,花青素等苦味物质的转化,香气的形成。茶 邻醌还有一个特性,在水份的作用下,可还原为氧化儿茶酚。而在乌龙茶摇青中,由于梗叶水份的渗透,“走水”,使叶缘有规律性得到了水份补充,延缓了邻醌聚合的速 度,这就能控制“发酵”程度,保留较多的茶黄素物质,同时也使咝转化、变色充分。双黄烷醇类无色,溶于水,有一定的鲜味,是构成茶汤的鲜度和浓度的综合因子之 一。茶黄素色泽金黄色,鲜爽度、浓烈度和收敛性强,是构成乌龙茶滋味和汤色的重要因子。茶红素棕红色,是茶黄素氧化后的产物,也是构成茶汤因子之一,和叶底的红 色有关。茶红素进一步变化,则和变性蛋白质结合沉淀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是茶叶品质劣变的表现。
3·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是含有碳、氢、氧、氮、磷的巨大分子,是由各种氨基酸缩合而成。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点干物质的25-35%,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可部分水解为 氨基酸,鲜叶也含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中有少量的白蛋白,是能溶于水的。对茶叶滋味有一定影响。蛋白质对乌龙茶做青影响较大:1·要保持蛋白质的活性,具有一定的 亲水性,才能“走水”,亲水性是细胞进行渗透的条件。2·鲜叶中部分水份是与原生质紧密连结的结合水,经几次摇青破坏细胞后,促使蛋白质变性才能释放出来。3·蛋 白质含量比例要适宜,“发酵”才能正常,含量过多则相对降低多酚类等物质比例,使“发酵”变色过程产生过多的棕红色沉淀物,影响滋味,叶底褐红。氨基酸总量有近 30种,主要有茶氨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三种。有些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鲜味,如茶氨酸具有甜和焦糖香。谷氨酸有鲜味,茶丙氨酸具有玫瑰花香。做青中,促进了部分蛋白质 分解为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转移作用,如嫩梗中的氨基酸含量比芽叶高1—2倍,而茶氨酸可高达三倍。非脂儿茶酚比芽叶高1-2倍等。这些物质随着做青“走水”扩散到叶 面,可增加叶的可利用的内含物,促进了香气的形成和提高。
4·酶:酶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催化作用、很活跃的蛋白质,一切生化反应、光合作用、一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必须酶的催化作用,。酶的种类有:1·移换酶;2·水解 酶和磷酸化酶类;3·裂解酶;4·氧化还原酶;5·同分异构酶。其中同做青关系较密切的有水解酶类的淀粉酶、蛋白酶和氧化还原酶类的多酚氧化还原酶。淀粉酶把茶青中 的淀粉分解为糖类,供给鲜叶呼吸所必须的物质,维持鲜灵性,也改善了茶汤的滋味等;蛋白酶伯促进了蛋白质部分分解为氨基酸和使蛋白质变性;多酚氧化酶作用最为重 要,它使鲜叶中多酚类物质产生了巨大变化。
酶促氧化作用是一种化学变化,它的催化作用是受质量作用定律制约的,其反应的速度是与当时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但酶的催化作用是可逆的,反应物的浓度大则 反应顺行,生产物有效浓度大则反应逆行。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则是利用了酶这个特性,通过摇青“走水”增加水份,降低叶液浓度,控制了酶促氧化作用。
酶促作用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1·温度:温度高则酶活性强,反应激烈,做青是在自然较低温下进行的,因而酶作用平稳,称为“冷发酵”,这就较大限度地保持茶 青有效物质。2·细胞破损程度:摇青能部分破坏细胞,尤其是叶缘细胞,促进水份蒸发和酶促作用。少摇则反应程度轻,重摇则反应较为激烈,早摇则反应提前,这都应根 据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采取措施。3·基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酶促反应的速度,是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的浓度后,则反应处于平衡。做 青中,过多过早的散发大量的水份,虽促进了酶促作用,但反应物质转化不充分,品质下降,过早重摇虽在茶叶外观上有一定的红变度,但香气清淡,滋味偏青涩。
5·茶叶色泽:茶叶中的色素很多,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养等,与制茶有关的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养,叶绿素有兰绿色的a和黄绿色的b,两类的比例约 为2:1,叶绿素总量占鲜叶干物质的0·6,类胡萝卜素养,包括胡萝卜素养和叶黄素养,含量为叶绿素的四分之一。
做青中,叶绿素破坏分解,总量减少,鲜叶中为0·62%,做青叶中为0·57%,组成也改变了,其中叶绿素a破坏较多,叶绿素b破坏极少,使颜色转为黄绿色,其表现 为:1·晒青中的光线作用,结合氧的作用对叶绿素的破坏。2·做青中,叶绿素的作用和制茶变色过程中乙醇的存在,使叶绿素转化为叶绿素酸。3·做青中细胞破损,水份 的散失和蛋白质的变性,叶绿素也产生了破坏分解。4·邻醌能氧化破坏叶绿素。由于做青中有机酸的增加,叶绿素中的镁原子被酸中氧离子置换失去了绿色。
类胡萝卜素养对茶叶的影响表现在叶色和香气。
叶黄素较稳定,呈黄色。
胡萝卜素养在酶促作用和热化作用下,可转化为紫罗西酮等物质,是香气的组成部分。
6·芳香物质:鲜叶的芳香物质含量少,只占干物质的0·0。-0·05%,组成成份近50种,但对制茶工艺和茶叶品质影响很大。乌龙茶做青中香气的变化主要有两种形式:
1·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的挥发、转移和利用:鲜叶中芳香物质包括高沸点和低沸点芳香物质。低沸点物质(200度以下挥发)占的比重很大,具有强烈青草味的青叶醇,沸点 为156-157度,约点芳香物质60%。青叶醇组成有顺型和反型两种类型。顺型占青叶醇总量的94-97%,带有很强青草气味;反型占3-6%,具有清香味。做青中青叶醇大量挥 发,鲜叶散发强青草味,由于顺发型号挥发比较多,反型比较少,因而达到一定阶段后可可转为清香味。高沸点芳香物质(沸点200度以上),如芳樟醇、苯甲醇、苯丙醇、 苯乙醇等约占鲜叶芳香物总量2%,它具有良好的茶香。做青在正常气温下进行,挥发量较少,含量相对较多。鲜叶中含有一些游离氨基酸,通过正常的做青“走水”,这部 分可以进行转移利用,如从含量比例多的茶嫩梗转移到鲜叶子中,增加了香味、鲜爽味。
鲜叶中的芳香物质,在乌龙茶不同品种中成份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如铁观音鲜叶含青味少,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鲜甜味;黄旦鲜叶带有愉快的桂花香味;毛蟹带有较强的 清草味;梅占带有青味和辛味;乌龙鲜叶带有青焦味。根据香气的类型和强度,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做青操作方法,掌握不同的程度,以促进青味的大量散发。茶谚云:“青 气不去,香气不来”。多保持清香气味,俗称“保青力”,系指对特殊品种的特殊制法。
2·做青中酶作用和光热等作用:鲜叶采摘后,就开始了一系列化学变化。鲜叶的合理保管,保持了鲜灵性,也保留了芳香物质。晒青中的光热作用,刺激了细胞原生质的流 动,提高了叶温,促进了低沸点芳香物的挥发,经晒青的鲜叶气味,比不晒青的清纯。做青中的酶促作用使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糖类物质经氧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有机 酸,如琥珀酸、苹果酸等,组成了芳香物质;邻醌引起氨基酸的脱氨和脱酸,形成酸类:胡萝卜素养的氧化降解也形成了一些香气,这些酸、醇、酮等物质,互相转化,构 成了复杂型香气。
7·糖类:糖类物质包括多糖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物质以及可溶解性糖的半糖、双糖、三糖,除水溶性果胶外,糖类的含量都随着芽叶成熟老化而增加。糖类 物质在做青中与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相互作用,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促进茶叶香气的形成和提高茶叶的品质。
水溶性果胶物质,对茶叶色泽、滋味有密切关系,果胶具有粘性,影响着外形塑造。“在萎凋中,果胶总量减少,鲜叶占11·3%(对干物质),萎凋叶10·2%,但水 溶性果胶增多,鲜叶1·8%,萎凋叶2·5%”。如果“发酵”激烈,酸度增大,则果胶易于凝固,也较多被降解为果胶酸盐沉淀。因此,做青中保持鲜叶的一定含水量,控制 酶促作用强度,可以保留较多的水溶性果胶。
8·咖啡碱、维生素等物质,在做青中略有减少,但对品质影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