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银毫产于河南省桐柏县崇山峻岭中,主产地在太白顶和淮源、水帘洞、桃花洞等处。
太白顶乃桐柏山主峰,在桐柏县城西15公里处,又名胎簪山、大复山、天台山,峰顶海拔1160米,淮河之源离太白顶约200米。当地人说“小淮井”,实则是2处泉眼成6.6厘米深浅井水。太白顶西3公里之山腰间,溪流形成澧水,入汉水流长江,茶园面积千余亩,分布在傍溪靠涧的谷地或山坡,其土地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结构疏松,通气透水,茶树生长发育旺盛,根深叶茂盛。特别是春季,经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唐代已经为闻名茶区,因其是战略要地,多遭毁弃,1962年,河南省农业厅在这里帮助建立了国营茶场,发展茶叶生产。广大茶叶工作者根据茶叶生长特点,结合悠久的茶叶采制技术,创制出“太白银毫”。其特点为:条索雄壮,紧实,银毫满披,色泽翠润,香气嫩香,汤色绿而清澈,滋味醇爽,叶底肥软绿亮。
此茶由茶树良种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加工而成,加工要求:采茶精细,工艺严谨,技术精湛。工艺流程是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搓条显毫,烘干。
1.鲜叶:必须选用同一良种茶树上的茶叶,要1芽1叶初展,叶芽长度4厘米。而且叶芽肥瘦一致,鲜叶色泽一致。露雨水天气不采茶,采回经过摊放3小时进行杀青。
2.杀青:炒制的第一道关,使鲜叶受高温处理后,挥发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去掉青臭气,显露出高香茶味,同时破坏酶活性,防止多酚氧化,减少苦涩味,保持叶色翠绿。这道工序非常重要,鲜嫩的茶叶要在150~160℃的锅里炒,炒老了味道苦,炒嫩了香味低,抖扬不开叶色变暗,挑抖不净叶易焦边。
3.揉捻搓条显毫:杀青后,稍作捻揉,将茶叶卷成条索,然后改作双手搓条显毫动作,此举反复进行操作要领:两手抱拳将锅中茶叶抓入到手,两手前后推动拉搓条,达到显毫之功,并用两手腕弹力将茶叶甩入锅中,此举反复进行,直到成条,色泽翠绿,银毫满披即止。搓条是一细工,循序渐进,精巧操作,切忌莽撞粗暴,更忌性急猛作。
4.烘干:揉搓以后,分为两次烘干,第一次以烘头80℃的温度,烘到8~9成干,摊晾数小时以后,再以烘头50~60℃温度慢慢烘至足干,茶香清新宜人,闻一下使你回味无穷,到此时太白银毫已制成品,饮太白银毫更使你领略名山名茶和茶文化的一种特殊享受。冲泡银毫用透明的杯子,冲落滚开水,那展开的芽头像朵朵花儿,从杯底浮向水面,活像整齐地生长在茶篷上一样,看上一眼,别有一番情趣,喝上一口,茶香久留,品味一下滋味鲜爽,浓烈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