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传统式泡法
下一主题:建窑黑釉兔毫茶碗
这件秘色瓷茶碗,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通体为五瓣葵口圈足状,高9.4厘米, 口径21.4厘米,深7.0厘米,足高2.1厘米, 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花纹,既有造型活泼之感,又不乏典雅大方之美,打破了唐初及其以前茶碗造型平板的格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碗在供藏时,因用印有簪花仕女图案的纸包装,至今其图案印痕还在碗壁留有痕迹,为茶碗增添了姿色。
法门寺,是我国古代安置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被誉为“关中塔庙之祖”。而塔下地宫秘色瓷茶碗的出土,揭开了历史上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秘色瓷茶具之迹。据查,秘色瓷茶具,最先是根据宋人的解释而提出来的,史书记载,在五代十国时,割据江、浙一带的吴越国钱氏,曾下令当时烧制青瓷质量最上乘的越窑,生产供皇宫使用的器物,地方庶民不得使用,独尊于世,以示皇威。于是,这一青瓷器,被称之为“秘色瓷”。由于秘色瓷茶具由朝廷命官员严密监制,因此,民间实属难觅,连它的釉料配方、烧制工艺等外界也不得而知。近代,有人根据杭州及其近邻临安等地相继发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