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道与独木桥:共和国60年的农村发展
发布时间 2009-08-12 浏览 41193 次
城乡差别没有显著扩大,堪称一个奇迹。费正清、梅斯纳等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尽管对共和国前30年缩小城乡差别的成绩看法不一,但国外几乎所有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承认共和国前30年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  

总之,共和国前30年集体化和生态农业为中心的农业政策,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化起步阶段有效遏制了城乡差别的扩大。可以说,集体经济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一条阳关大道。  

三、共和国后30年的农村发展  

1.个体经济和化学农业为中心的农业政策  

⑴个体经济  

1978年开始推行“大包干”,到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为标志,个体经济基本上占了主导地位,到2003年以后开始注重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但到2008年仍未改变个体经济占主导的地位。  

应该说个体经济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个体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个体农民难以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买机械设备。其次,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