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茶宜”说到“茶禁”
对茶的品饮环境,历代都有众多的叙述。其中说得最详细的要数明代冯可宾的《岕茶录》。它在“宜茶”中提出适宜品茶的 13 个条件,分别如下: 一要“无事”:可超凡脱俗,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二要“佳客”:人逢知己,志同道合,推心置腹。 三要“幽坐”:环境幽雅,心平气静,无忧无虑。 四要“吟诗”:茶可引思,品茶吟诗,以诗助兴。 五要“挥翰”:茶墨结缘,品茗泼墨,可助清兴。 六要“倘佯”:青山翠竹,小桥流水,花园小径,胜似闲庭信步。七要“睡起”:一觉醒来,香茶一杯,可清心净口。 八要“宿醒”:酒醉饭饱,茶可破醒。 九要“清供”:杯茶在手,佐以茶果、茶食,自然相得益彰。 十要“精舍”:居室要幽雅,以增添品饮情趣。 十一要“会心”:品尝茶中时,深知茶中事,做到心有灵犀。 十二要“赏鉴”:精于茶道,会鉴评,懂欣赏。 十三要“文僮”:有茶僮侍侯,烧水奉茶,得心应手。 与宜茶 13 个条件相应的,冯氏还提出了不适宜品茶的“禁忌”7 条,即不利于饮茶的7 个条件,它们分别是: 一“不如法”:指烧水、泡茶不得法。 二“恶具”:指茶器选配不当,或质次或玷污。 三“主客不韵”:指主人和宾客,口出狂言,行动粗鲁,缺少修养。 四“冠裳苛礼”,指官场间不得已的被动应酬。 五“荤肴杂陈”:指大鱼大肉,荤油杂陈,有损茶的“本质”。 六“忙冗”:指忙于应酬,无心赏茶、品茶。 七“壁间案头多恶趣”:指室内布置零乱,垃圾满地,令人生厌,俗不可耐。 以上的宜茶 13 条和禁忌 7 条,归纳起来,就是品茶包括 4 个方面,即品饮者的心理素质,茶的本身条件,人际间的关系,以及周围自然环境。从古到今,我国就十分重视品茗环境,认为人与自然应成为和谐的一体。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把握好自然,使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环境条件相契合。饮茶,特别是品茶,即是物质享受,又含艺术欣赏,这样,对自然环境必然有所选择,使心与大自然相互感应,从而使茶的品饮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至于人际关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须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推心置腹,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