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王泽农致力于茶叶中特征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转化等二级代谢的研究,撰有茶叶磷代谢的计量化学方面的论文,用计量化学的观点,阐明代谢过程物质形成的形态与数量的实质关系。他指导的研究生,在这方面也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茶学的各个分支,但都以茶叶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的导向,来阐明理论和实践中的关键及实质问题。现在我国在茶学研究领域方面,已普遍采用了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从当前我国有较高权威性的茶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来看,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以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为依据,提出茶学研究的方向和途径,提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看来,茶学研究中的生物化学路线,已成为当前遵循的必然趋势。
此外,根据发展生产的需要,王泽农的研究工作,还与生产密切结合。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寻求滞销茶叶的出路,曾进行过茶场(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在提取咖啡碱、茶单宁、试制茶染料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70年代,他主持研制成功hcej—6型红茶光电拣梗机和LCDJ—20型绿茶光电拣梗机,效果都很好,分别获得安徽省1981年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商业部1984年科技重大成果三等奖。
王泽农是我国高等院校茶叶专业首先开设茶叶化学课的带头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创建和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学科课程体系。建立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培养茶叶生物化学科技人才。
王泽农早期所讲授的茶叶化学,只局限于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研究,属于植物成分化学范畴。50年代中期开始,他讲授茶叶生物化学课。1957年他编译出版了《关于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茶叶生物化学专著。1961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全国第一部统一教材《茶叶生物化学》。这部书突破了茶叶化学静态研究的状况,论述了茶树品种形成、茶树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和茶叶加工工艺过程对茶叶内含物质生成的影响。他主编的全国第二部统一教材《茶叶生物化学》,1980年出版;增订的第二版,1988年出版。书中着重阐述了茶叶内含物质的特征成分及其生物合成和转化机理,并以物质二级代谢为主线,贯串全书,从而充分显示出茶叶生物化学作为独立学科,作为生物化学的分支所具有的特殊性。这就突出了该课程本身的系统性,避免了与一般生物化学不必要的重复,加强了茶叶特征成分的论述,从而提高了茶学课程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1981年,王泽农编著的《茶叶生化原理》,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1977~1981年全国科技优秀图书。该书以近代细胞学为依据,从酶系统的细胞定位,结合茶叶细胞质体系、超微结构、组织化学,系统阐述茶叶天然物质一般代谢途径与茶叶特征成分在特定栽培及加工条件下的形成和转化,阐述了茶叶品质的内在联系。该书反映了学科发展的趋势,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为了使茶学科研与生产水平不断深化和提高,他还不遗余力为培养茶叶生物化学人才作出贡献。1955年安徽农学院由他主持成立了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为了培养和加强师资力量,他除从本校吸收一批茶叶专业毕业生外,还从外校调来了学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王泽农的指导下,进修了有关茶叶生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现在都已成为茶叶生化专业人才,从而建立、稳定和发展了茶叶生化教学和科研队伍。
王泽农在三次主编国家茶叶生物化学统一教材过程中,尽量向同行们介绍自己的学术思想、观点及掌握的资料。引导大家在广泛搜集专题资料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为全国茶叶生物化学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扩大,起到了重大作用。他还为他校培养茶叶生化进修教师,向其他学校和单位输送攻读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生,对全国茶叶生物化学队伍的扩大,作出了贡献。
王泽农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上,特别是为我国创建茶叶生物化学学科上取得了成就。目前他已年逾85岁高龄,但仍精神抖擞,孜孜不倦地继续工作。他常说:“莫道黄昏夕阳短,地球绕日无尽期。”不久前他还接受了安徽省科委“八五”攻关项目——中低档茶叶深加工主持人的任务,开展对中低档茶综合利用的研究,为改变茶叶产品结构,打开销路,发展茶叶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