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新棉收购指导价已陆续出台,13500元/吨已成为制定价格的主流,较往年有很大提高,也许市场也在逐渐寻找降温的办法,如近日不断传出一些地区农发行暂时停止发放贷款为市场降温等。而且,部分企业收购已显得谨慎,且在新疆棉区已经显现,但此种情况在内地还未实际出现,不过如果现货价格继续走高,势必会导致类似情况的发生,不过能否起到最终效果,还需看政策最终落实情况,预计短期内棉价的上涨势头将会有所放缓。
三、原料库存下降,棉纱、棉布产销率提高
进入9月以来,国内纺织品销售情况略显好转,企业原料消耗速度加快,但由于新棉尚未大量上市,加上国庆长假期国储棉抛售暂停,企业采购量减少,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环比下降。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10月12日,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0.85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较9月初下降了5.25%,比上年同期下降6.81%。按照2009/2010年度全国纺纱用棉958.43万吨、日均用棉2.58万吨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81.12万吨,环比下降3.41%,同比下降23.68%。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其中安徽、上海、陕西三省(市)的棉花工业库存相对较大。
最近一个月时间,纺织企业纱产量增加,销售速度加快,库存减少,而棉布产量则下降、销售量提高和库存减少。据了解,截至10月12日,纺织企业棉纱销售率为99.15%,较9月初提高了5.4个百分点,库存折天数为15.22天,较9月初减少了4.4天;棉布的销售率为102.01%,较9月初提高了9.3个百分点,库存折天数为46.97天,较9月初减少了1.9天。
四、棉花仓单数量处于历史低位,棉价仍具有上行空间
截至目前,郑棉仓单已经处于历史最低位,从9月初的近200张减少至当前的13张,有效预报也从201张减少为零。因新棉大量上市在即,旧棉仓单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新仓单未及时注册,这导致了当前仓单数量的锐减。按照《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交割细则》的规定:“N年产锯齿细绒白棉从N+1年8月合约起每月增加贴水100元/吨,交割时随货款一并结算”,旧棉仓单的注销是必然的,那么新棉仓单的增加速度直接关系着棉花期价的走势,在新棉产量显著减少且品质降低的同时必将对有效仓单的生成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按照棉价历史走势分析,在仓单逐步增加的过程中,棉价具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五、棉价上涨难以一蹴而就,振荡上行将是主流
尽管2009/2010年度棉花的减产幅度可能远超预期、国庆长假后的现货市场购销两旺且成交价格大幅攀升、全国棉花库存下降、棉纱和棉布产销率提高,以及棉花期货仓单锐减至历史新低,并且新棉品质下降的预期增强等利多因素广泛存在,但对于棉花市场也不要过于乐观,毕竟当前我国的棉市还具有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而且国内外经济的复苏还不甚稳固,纺织企业对高成本棉花的承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棉价的上涨也难以一蹴而就,势必会有反复的过程,但我们认为在供需失衡、经济复苏和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棉花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