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 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 宾主款狎 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 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院 名泉怪石 宜辍
作字 观剧 发书柬 大雨雪 长筵大席 翻阅卷帙 人事忙迫 及与上宜饮时相反事 不宜用
恶水 敝器 铜匙 铜铫 木桶 柴薪 粗童 恶婢 不洁巾[巾兑] 各色果实香药 不宜近
阴室 厨房 市喧 小儿啼 野性人 童奴相哄 酷热斋舍 良友
清风明月 纸账楮衾 竹床石枕 名花琪树 出游
士人登山临水,必命壶觞。乃茗碗薰炉,置而不问,是徒游于豪举,未托素交也。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一,注二,小瓯四,洗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小炉小炉香囊七(),此为半肩。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 权宜
出游远地,茶不可少。恐地产不佳,而人鲜好事,不得不随身自将。瓦器重难,又不得不寄贮竹[上竹中立下口]。茶甫出瓮焙之。竹器晒干,以箬厚贴,实茶其中。所到之处,即先焙新好瓦瓶,出茶焙燥,贮之瓶中。虽风味不无少减而气力味尚存。若舟航出入,及非车马修途,仍及瓦缶,毋得但利轻赍,致损灵质。 虎林水
杭两山之水,以虎跑泉为上。芳冽甘腴,极可贵重,佳者乃在香积厨中上泉,故有土气,人不能辨。其次若龙井、珍珠、锡杖、韬光、幽淙、灵峰,皆有佳泉,堪供汲煮。及诸山溪涧澄流,并可斟酌,独水乐一洞,跌荡过来,味遂漓薄。玉泉往时颇佳,近以纸局坏之矣。 宜节
茶宜常饮,不宜多饮。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盖脾土原润,肾又水乡,宜燥宜温,多或非利也。古人饮水饮汤,后人始易以茶,即饮汤之意。但令色香味备,意已独至,何必过多,反失清洌乎。且茶叶过多,亦损脾肾,与过饮同病。俗人知戒多饮,而不知慎多费,余故备论之。 辨化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蒙顶山蜀雅州山也,往常产,今不复有。即有之,彼中夷人专之,不复出山。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今人囊盛如石耳,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妄谓蒙山茶。茶必木石,石衣得为茶乎? 考本
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日下茶。南中夷人定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
余斋居无事,颇有鸿渐之癖。又桑苎翁所至,必以笔床茶灶自随,而友人有同好者,数谓余宜有论著,以备一家,贻之好事,故次而论之。倘有同心,尚箴余之阙,葺而补之,用告成书,甚所望也。次纾再识。 [1]:音ruo4 意为点燃、焚烧 [简介]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并评日:“是书凡三十九则,论采摘、收贮、烹点之法颇详。中间‘择水’一条,误以金山顶上井为中泠泉,考证殊为疏舛。”主要刊本有: (1)万历丁未(1607年)许世奇刊本; (2)宝颜堂秘笈本; (3)茶书全集本; (4)居家必备本; (5)欣赏编本; (6)广百川学海本(不全); (7)说郛续本(不全); (8)古今图书集成本(不全); (9)古今说部丛书本; (10)丛书集成本(即宝颜堂秘笈本的排印本)。此以茶书全集本(甲本)为底本,以丛书集成本、广百川学海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