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并不属于基本味,所以与苦味有本质的区别。但在茶汤中,苦味与涩味却是紧密联系。在饮茶时候,经常我们也难以明确区分,以致混淆两种感觉。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感觉,需要经过训练。老外曾有单宁酸或槲皮素-3-O-D-半乳糖吡喃糖苷或0.7g/L的明矾水溶液作为红茶涩味训练的标准物。
茶叶中的涩认为主要是由茶多酚引起的,茶多酚具有苦味与涩味。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8%-36%之间,包括儿茶素;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其含量占多酚类总量的70-80%。儿茶素包括4种类型:EC、EGC、ECG、EGCG,还有它们的异构体。简单儿茶素(EC、EGC)苦味强,而涩味较弱;而酯型儿茶素(ECG、EGCG)则涩味强、苦味较弱;单体儿茶素与它们的异构体滋味表现也有差异。
多酚如何引起涩味?
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族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 PRPs) ,这些蛋白质具有湿润、润滑和保护口腔上皮细胞,但由于α—螺旋结构被脯氨酸破坏,唾液蛋白质中羰基等基团更多暴露出来,很容易与单宁形成氢键或疏水相互作用而结合。这样酚类化合物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唾液润滑的有效性降低,由于两个不润滑的表面的摩擦力增加,激活口腔中机械感受器而产生触觉,引起涩味感觉。
化学上涩味物质被定义为可以沉淀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于水溶性酚,其分子量要求在 500-3000Da之间。但单体儿茶素、儿茶素二聚体和三聚体能引起涩味感觉,这些小分子的酚可能是通过与唾液蛋白质形成不沉淀的复合物,或通过简单酚的1,2二羟基或1 ,2 , 3三羟基与蛋白质铰链。
Jobstl等提出了酚类化合物涩味形成的分子模型,多酚-蛋白质沉淀有 3个步骤:
1、游离蛋白质以松散、随机盘绕的构像存在,酚类化合物多位点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盘绕在多酚化合物周围,这使得蛋白质变小,其结构变得更紧凑,更趋近于球形;
2、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将复合到蛋白质表面并铰链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形成二聚体;
3、二聚体进一步聚集从而形成更大的离子沉淀出来。
茶叶中涩味特征及影响因素:
1、涩味具有延续效应:随着茶汤摄取浓度、摄取量、一定时间摄取次数的增加而加强。所以在评茶及品茶时候,要注意到这点,茶汤样品之间的品尝间隔太短,前只茶汤的涩味延续效应会影响到后只样品,引起误差及误判。可以通过漱口及适当延长样品之间的品尝时间来解决。
2、唾液的流速:唾液的流速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唾液流速的不同将影响到对涩味的感觉强度与时间。唾液低流速的人感觉到涩味最大强度时间滞后,且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对涩味强度感受比高流速的要强。这也是我们在评茶、品茶时意见不统一的内在原因。
3、茶汤的PH值:酸化会引起酚类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的亲和力增强,从而使涩味增加。
4、相互作用:涩味与其它呈味物质会有相互作用,多酚类之间也会有相互作用,这与浓度有关。
茶之“甘甜”:
甜味是一种人类本能喜欢的味感,它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现在许多研究与报道摄取过多的最常见的甜味剂—糖,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肥胖、高血压之类。但这不代表糖或甜味剂本身不可取,相反那是从古至今,^***所必需的东西,所以我们对甜味表现出会本能的好感,只是我们摄入过多,失去了平衡而已。
我们对茶中的“甘甜”也会表现出好感。“甘醇”、“甘”、“回甘”这类词语总是用来表达高档的茶叶的品质。尤其是在江浙,是主要名优绿茶的产地与消费地。如此繁复种类的名优绿茶其共同品质总会有“鲜”与“甘”。2008年有幸品尝过一款群体种狮峰龙井茶,除了浓郁、似带花香的香气之外,其口感鲜而甘甜,类似喝蜂蜜的感觉,不仅仅入口清凉甘甜,而且后味持久,的确难忘。
甜味物质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茶中的甜味物质除了糖类之外,还有部分氨基酸、儿茶素、茶红素。
茶中的包含了多糖与寡糖。多糖并不呈现甜味。茶中呈现甜味的糖主要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蔗糖,还有在加工中形成的麦芽糖。在茶树上,这些糖类物质随着叶片的生长而增加,也就是适当成熟叶片里的糖类含量比嫩叶要高;在摊放过程中,许多单糖作为呼吸基质被消耗了。但双糖、寡糖、多糖可以水解为单糖,其含量又会增加;而在后续的杀青、干燥等高温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又会消耗掉一部分糖。这些糖类经过了复杂的经历,再被我们浸泡出来入口之后,才是我们可以品尝到的糖。所以成品茶中最后嫩度高的茶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海有时也会高于嫩度低的,但这个没有规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