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田黄不止十两金:追捧寿山石 不是闹着玩的

看料 温、细、润、洁、凝、腻 看雕工 浮雕、圆雕、透雕,生动传神 看品种 关注即将“绝迹”石种。
随着通胀预期日渐走强,艺术品与黄金再度成为市场的投资热点,其中,福建著名的“寿山石雕”近年来开始受到收藏者的追捧。
5月15日,商报“鉴宝讲堂”邀请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福建省青年民间工艺大师徐玮,河南商报鉴宝专家、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高国治,河南商报鉴宝专家、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师高德亮三位专家,在郑州开讲“寿山石”。
市场
一两田黄不止“十两金”
“寿山石中,最著名的就是田黄石,在福建曾有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说法,而实际上目前田黄石的价格已远远超过黄金,品种优质的每克起价在3000元以上。”工艺大师徐玮首先介绍了寿山石的产地、品种、雕刻等基础知识。
寿山石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之一。徐玮介绍,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100多个品种。田坑石是一种次生矿,矿石从山体剥落后,零星地埋藏在寿山溪及溪旁水田底下的砂层中,田坑石多呈卵形,肌理隐现萝卜丝,具有“细、洁、润、腻、温、凝”六德,历来被尊为“石中之王”;水坑石玉质冰心,通灵富有光泽,产于寿山溪源头的坑头,由于坑洞深邃,地下水迷漫,开采十分困难,历来产量甚微;山坑石分布于山脉岩层中,五颜六色,名目繁多,质地纹理差别颇大,多以产地或色相命名。
鉴别
收藏看三点 石料、雕工和品种
想要买到好的寿山石,是需要一些“秘诀”的。
徐玮说,收藏寿山石不仅要看石料,“因材施艺”的雕刻也非常关键。“一般的相石过程都在半个月以上,一块石头做什么题材,怎么做,要在脑海中构建无数次才能动工。”
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雕刻的手法要凝练,因为中国文化强调“简迹象以增内涵”,要求工艺简单而内涵丰富,这对雕刻师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儿。
“建议初级收藏者收藏寿山石要看三个要点:一看料,有温、细、润、洁、凝、腻等特性;二看雕工,浮雕、圆雕、透雕要生动传神;三看品种,除了田黄,像芙蓉、高山、善伯等寿山石品种也会渐渐消耗殆尽,收藏者可以关注这些石种。”河南商报鉴宝专家、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高国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