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世界:176件欧洲古瓷细说"东风西渐"(图)
日期:2010-04-16 浏览:715次 
中国影响世界:176件欧洲古瓷细说"东风西渐"(图)

彩绘高足盆。

▲天使动物钟。

▲这套瓷器是首届世博会上的展品。

彩绘人物执壶。

深圳特区报图片

  4月15日,“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欧洲瓷器展”在深圳博物馆老馆揭幕。在四楼的两个宽大展室里,摆放着176件欧洲18世纪以来的陶瓷,或食器、或器、或雕塑、或摆件,瓷光熠熠,遍室生辉。它们的陈设,以欧洲瓷器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了欧洲瓷器所经历的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研发新产品的历史进程。

  加拿大夫妇的捐赠

  在展厅的瓷器橱窗前,专程来深的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向本报记者引见了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他介绍说,“帕拉克维茨是加拿大著名收藏家,夫人孙建伟出生于上海,21年前赴加拿大留学定居,现为加籍学者,伉俪对欧洲的瓷器有深入的研究,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珍藏和研究成果,捐献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体现了一个收藏家、研究者的大家风范,这是一套较完整的、有历史发展脉络的欧洲瓷器藏品。”

  帕拉克维茨夫妇表示,因为非常重视这批藏品在深博的展出,所以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下午还会开设关于欧洲瓷器专题讲座,目的是想通过展览为深圳市民解读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瓷器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出的176件瓷器,是从300余件捐赠品中精选的。孙建伟说,“这些瓷器在欧洲市场上价值十分昂贵,但我更看重它们的文化价值。这批瓷器来到中国,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瓷器的‘海外生子,还归故里’。”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中国瓷器历史上就饮誉世界。盛唐以来,瓷器通过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在中西文明交通史上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16至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上航线大量出口欧洲,促发了西方制瓷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欧洲瓷因中国瓷而兴发,但中国人不太了解后起的欧洲瓷,把它们捐献回国,给国人欣赏,就算是‘还归故里’吧。”

  从模仿到自成一体

  展厅里我们见到欧洲18世纪很有中国风的瓷器,如“粉彩描金徽章纹碗”、“青花花鸟纹盘”等,但又完全不等同于纯粹中国的东西,含有西方风格的微量元素,孙建伟说,“像这类瓷器,大抵是清朝时期的外销瓷,外商订货,工匠按照客户的要求,加了些东西,跟中国本土的东西就不完全一样,这类瓷器销售到欧洲,就是通常所说的‘外销瓷’。”

  孙建伟说,“东风西渐”,可以准确地概括中国瓷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当时由于中国外销瓷的精美以及价值昂贵,带来了市场商机。一些商人开始依照中国传来的瓷器进行模仿,模仿的同时还用科学研究的手段,研究出瓷器的多种配方以及先进的烧造方法,再加上艺术大师的雕琢,使得自己的瓷器逐渐地脱离了中国风,到了20世纪就有了欧洲本土的特点。“那些19世纪人物造型精细新瓷、小天使造型瓷碗、特色瓷鞋等,可以让今天的观众充分领略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18、19世纪德国迈森、德累斯顿和英国韦奇伍德、法国塞夫勒等欧洲主要瓷器产地出产的绚丽多彩的精美瓷器。观众可以从中国的外销瓷及欧洲早期生产的瓷器,窥见其演变的历史;可以从贵为欧洲第一名瓷的梅森瓷器之精致,了解其在欧洲瓷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德累斯顿瓷器中的人物造型,领略欧洲的写实技法和精湛工艺,至于英国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产业背后的故事,更能使人了解工业^***对人类财富的增长的巨大贡献。据悉,展览将展至5月30日。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盘点香港苏富比春拍:内地买家热衷.. 下一篇有型有款:从款识特点、字体风格鉴..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绿茶产区清明节前采茶忙
中国绿茶产区清明节前采茶忙2015年04月05日12:52来源:中国新闻网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0...
中国茶艺发展历程曲折
直到三国时期为止,我国饮茶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药用和饮用阶段。如汉代文献提到茶叶时都只强调其提神、保...
中国人品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
中国名优绿茶评奖 三成金奖花落甬产绿茶
  昨天,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茶博会上,来自贵州的布依族姑娘正向一位客商敬上当地产的高山毛尖...
莫顿教授:饮中国茶有辅助抗癌的功效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莫顿,在对经常大量饮用印度茶的人群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长期饮茶的人胃癌发生率显...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