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器型仿青铜器的有哪些
在瓷器中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瓷器甚多。从古到今都有。据文献记载,古人要用一些瓷器做祭祀品,所以就大量仿制青铜祭祀礼器的造型,这种情形以明代最盛行。当时朱元璋当皇帝之后,下过一道命令,就是:今后祭祀的器皿都使用瓷器。据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代替原来的青铜礼器,减少费用。后来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下去,而且仿青铜造型的瓷器一般都采用特殊的釉色。
罐形鼎
炊器,因腹部作罐形而得名。多为夹砂或泥质陶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至汉代都曾制作。战国以后主要仿青铜礼器式样,敞口,罐形圆腹,底或圆或微平,两侧有对称的双耳,腹下有马蹄形三足,多用作陪葬的礼器。
出戟尊
北宋始烧,流行于明,初为北宋钧窑为宫廷所烧制的仿青铜器陈设品。造型为敞口,颈部内收,折肩,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颈、腹、足四面有扉棱。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尊,仅腹部四面饰有岀戟。明正德以后有些尊的颈、腹、足四面饰对称的扉棱,万历朝则出现有六面饰扉棱的。

如意尊
如意尊
流行于清雍正时。因装有如意形耳而得名。尊上部呈钵式,颈部较细,有凸起弦纹,下部丰满浑圆,两侧有对称的如意式双耳。
马蹄尊
创始于清代康熙。器身似马蹄形,唇口,溜肩,斜腹渐放,浅圈足,足背窄细。有的敛口溜肩,器腹略高,浅圈足。多用于文房,故又称“马蹄水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