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配座也应百花齐放
每方奇石都应该有一个属于他自已的座子,这样才能按作者所解讀的思路去展示她的美,这是不言而喻的。至于这座子该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制作,则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也来个百花齐放才好。
目前,木质雕花座是配座的主流。其中高档的用材是红木,檀木,阴沉木等。还有人主张:多高價位的奇石,就配一个与其價位相同的底座。这种配座要求,对于富有者来说,並不祘什么苛求。但藏石人中的多数现在还不祘富俗,如果都照着走这一条路,那将无端惹来许多愁,会失却不少藏石的乐趣。同时,一个100%的天成美石,却去找一个100%的人工美座作搭档,也有欠协调,境界并不是很高,很高。
筆者生活在一个收入不高的工薪家庭中,退休后选择藏石,是为了使晚年生活多点情趣。从开始藏石之日起,都是用从树身上锯下的树疤(树枝被锯去后,傷疤四周的形成层继續发育生长,约经几年后,四围凸起所成),去其皮,留下的完好木质部,就是那表面起伏各别,纹理千姿百态,可供作奇石底座的好东西了。不过,你必得先多准备一些,以供配座时挑选(因为,在这种配座中,奇石和疤座的关係,有如工厂里某些装配中的两个偶件之间的关係)。备用品的数量愈多,可选择的余地愈大,奇石与底座的匹配也就可能愈好。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求的是,石和座之间的自然协调,最好还能烘托主题。其后,再根据能将奇石放穏、放好的需要,对疤座施加些人工,是多余的,就去掉,需添加的,就添加,尽可能使之达到作者的要求为止。经过这样配制出来的奇石作品,也可能仍有不如人意的缺陷。但是,这个由‘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底座支撑着的奇石作品,从总体上看去,基本上是觉察不到人工痕迹的,从而使人产生的自然天成感,足以掩蓋由其缺陷所带来的不快。也就是说,观众会像对待奇石那样来对待疤座,因其天成,而容忍其缺陷。除树疤以外,树根,竹根都可以用上。
这样配制出来的奇石作品,如果仅从匹配当否的角度来说,有如下两个档次:(1)低档的只要求整体协调,配合自然,无生硬感,这种作品占大多数;(2)高档的除整体自然协调外,还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这种作品是少数。至于总体质量,则由你备用疤座的多少来决定了。还有这种情况,雖有一个很好的疤座,却很长时间,没有一个奇石能配用得上。相反,一个不起眼的疤座,你如能留而不弃,可能另一奇石所需的合適搭档就正是他呢。因此,这种配座,以规模进行为宜。即开设一个专配疤座的店,从‘疤农’手里收购来成千上万的疤座,以供配座者任选。这样一来,藏石人就有条件从千、万个疤座中,为自己的奇石挑选最合適的搭档了。
试问,如果一方高品位的奇石,配上一个高档的疤座,而且他们之间的匹配关係也是高档的,你能说这件奇石作品因疤座而不够精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