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挂屏,熠熠生辉
日期:2015-06-13 浏览:78次 
古代挂屏,熠熠生辉

挂屏作为殿堂墙壁上悬挂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以前,就有用竹、玉、石雕刻的挂屏,延续到清代,挂屏已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乾隆年间内务府设立造办处,专门制造供帝后赏心悦目的各种古玩和陈设品,挂屏就是其中的一项。

清初的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中堂,两边各挂一副对联或一对挂屏的,这种陈设形式在雍正、乾隆两朝更是风形一时。挂屏讲究陈置,一厅之上要有三屏,即座屏、挂屏和台屏,它们各就其位,相得益彰。

挂屏以宽大为贵,或独幅或两条成对或四条成堂,清代江南地区广为流行。挂屏的边框主要用料为木料,挂钩为铜镀金,框心用料比较丰富:木料、象牙丝、玉石、珍珠、缂丝、织绣、雕漆、玻璃彩画、文、竹等等。挂屏屏心以云石最多,不仅崇尚画面的水墨情趣,而且追求名人的题咏。清代中期以后,又有镶青花瓷板或五彩瓷板的,有的在屏心镂挖出不同几何图形的开光,嵌进各种瓷片或大理石图案,也别具一格。

挂屏的样式多而美,每件挂屏都以它独特的造型显示着自己不凡的风采。圆形能够表现流畅的线条,带给人圆润的视觉。方形挂屏多用吉字、格子或冰纹装饰,也常与圆形结合,外围为方,里围为圆,浑然一体,方与圆结合的四角又雕刻有精美的各式各样的花纹。清代中期流行一种“天圆地方”的挂屏,采用红木作边框,瘿木、楠木等为板心,安装上圆下方的大理石框景,四件一堂,象征天地四方,正大光明。更有的挂屏,是由几个方形正反相套,里层雕有福字或吉祥图案,带给人一种层次的美感。长方形挂屏多为四件套,或雕有梅、兰、竹、菊图案,或以琴、棋、书、画为内容填充。也有单件的横幅挂屏内容形式多样,多为山水虫鱼、人物风景等图案。

挂屏制作多以浅雕和线刻来表现作品画面,挂屏制作为了突出装饰效果,画面必须高度概括,最忌繁杂琐碎,要在大胆取舍中追求象征性的效果。同时,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的特征来表现形象,使之个性突出。

一幅挂屏挂在室内墙壁上,深沉的颜色、精美的雕刻使室内增添一种古朴、宁静之美,不仅起到了装饰和欣赏的作用,让人从中体味到美的享受,更让人从挂屏中读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寓意。它们有的细巧玲珑,精致典雅,有的富丽华美,工艺绝伦。现代挂屏从样式和雕刻纹饰上都有所改进和变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需求。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下一篇真假进口红木的鉴定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茶疗的特点与形成
茶,自从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以来,它的应用和发展,无不与茶的药用功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自古至今,...
中国古代茶叶的专卖制度
中国是文明古国,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都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尤以北宋茶叶专卖法...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和斗茶工具介绍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
全方位解析古代斗茶风俗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
勿忘茶在古代是用来治病 饮茶可以养生
《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