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钱买个"酱油壶" 五元捡漏得极品紫砂壶

王明哲淘到的任干庭杰作。
“晒紫砂壶”流动自2月24日发起后,得到众多网友关注,本报收到的紫砂壶照片已经超过100余张,本报今起选取部门网友紫砂壶故事和大家分享。
●紫砂壶故事一
花大钱买个酱油壶
我的老岳父羽翁先生,生前酷爱珍藏紫砂壶壶,在珍藏界颇有名气。近年来,人们口袋里有了闲钱,掀起了一股紫砂壶珍藏热。常有友人辛辛劳苦觅得紫砂壶壶,满心喜欢,托我请白叟家法眼过过目,但大多绝望而归。
小马从民工手中重金购得一紫砂壶壶,据说是在建筑工地古墓中挖到的,拿来鉴定。老岳父偏头视壶,问小马:“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小马赶快回答:“紫砂壶壶,紫砂壶壶啊!”老岳父摇头:“可是此壶的质地根本就不是紫砂壶,何以能称紫砂壶壶?”小马慌了,站起来上前一步,指着壶里说:“老伯,这可是出土的啊!您仔细看看,里面还有土呢!”老岳父点头:“不错,里面是有土,你可要洗洗干净才可以装酱油啊。”小马心凉半截,知道上当,欲当场砸了壶,我恐其过于冲动,连忙劝慰:“文物鉴定向来难以定论,此不外一家之言,不妨再请其他专家看看。”小马叹道:“哎,老哥,不要说了,花大钱买了个酱油壶,活丑!”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老岳父果断反对胡乱去买那种所谓的“出土文物”。他教训我们:“紫砂壶艺术博大精深,不去耐劳钻研,一味抱着拾漏发财的浮躁心态,根本不配珍藏紫砂壶壶。”
●紫砂壶故事二
五元钱“捡漏”得极品
壶痴:王明哲
本人热衷于珍藏紫砂壶壶,古玩市场的常客,只要见到紫砂壶壶都要端详一番,为数未几的私租金几乎都花在上面,膏火也交了不少,家中的紫砂壶壶居然有了上千只,放满了家中的每个角落。
有一天我看见地摊上有一大堆紫砂壶壶,围了一些人在讨价还价挑选喜爱的紫砂壶壶,我围上去一看,发现有一对灰蒙蒙的玄色带盖的紫砂壶杯无人问津。当我拿起一看大吃一惊,杯上铭刻有“德昌监制 松道人刻于师竹斋中”,凭自己积累的珍藏知识,此物是件不可多得的法宝,心中暗暗窃喜,但也不露声色,装作若无其事不屑一顾地问卖主:“这对破杯子多少钱?”得到的回答是“五块钱”,我立即掏了五元钱把它买下来,赶回家中拿出资料仔细比对,确认无疑是紫砂壶陶刻大师任干庭的杰作,其珍藏价值也许馆藏品也难得见到,喜悦之情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