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普洱茶膏是怎样做出来的?
作为茶中珍品,茶膏一直是茶界皇冠上的明珠,下面依照时代顺序介绍茶膏的制作的工艺变迁:
1、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代。陆羽《茶经》中,用七个工序来总结制茶:采、蒸、捣、拍、焙、穿、封,在“蒸、捣、拍”三个工序中,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仅仅是“含膏”,外观上体现出“含膏者皱”。
2、 茶膏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制茶业在宋代空前繁荣,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也就是通过榨取的方式提出独立的茶膏。
宋代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名茶录,比如“玉蝉膏”、“缕金耐重儿”等极品茶。
二是在龙团凤饼等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像宋徽宗赵洁的《大观茶论》的《鉴辩篇》就对此进行了描述,“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实”。大意就是,膏稀者,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膏稠者是好茶的代表。
3、 茶膏在明代消失了,明代禁止龙团凤饼这样的紧压茶,推广散形茶,这个重大变故导致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至此,饮茶方式回归原始形态,把玩叶片,究极水的使用,开始偏离了茶的内涵,这种影响直至今天。
4、 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作为边疆地带的云南,因为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和饼茶的生产,虽然没有宋代茶饼的精致,但是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代,伴随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最初是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茶膏工艺,借鉴了唐宋的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为“煮”,这种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
这种熬膏方式影响至今,市面上几乎都是这种方式的熬膏。从科学的角度看,熬制茶膏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一、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煮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像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开放性熬煮,大量营养物质随着水蒸气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成缺失。
5、 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把茶膏的制作迁入皇宫内的御茶房,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代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类似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得出品的宫廷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命名。清宫廷还把茶膏差异化,形成“玉龙胜雪”、“红运当头”‘“黑珍珠”等若干品种,品质和外观差异都很大。其中,玉龙胜雪又称“普洱茶石乳”,表面呈现白霜,汤色宝石红,厚重感极强,是内含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保健佳品,品饮和药用价值极高;红运当头是上投茶,可悬浮在水上端,极具观赏性。
今天故宫依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图案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再次验证了宫廷精品茶膏的工艺确实精湛。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功效和价值大加赞赏,在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能见到很多关于普洱茶膏的描述。
随着清朝皇室的解体,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随之终止。
6、 近代普洱茶膏的制作还是延续了大锅熬制茶膏的方式,中国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曾经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熬制一批茶膏,供应援藏干部。本意是熬制三吨左右,实际仅仅生产了一吨多,就停止了,因为熬制茶膏品质太差,援藏干部普遍不愿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
7、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生物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种,采用超临界萃取、超低温干燥等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思茅地区普洱茶特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的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怎样做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