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多名泉,虎丘也不例外。进山时,在拥翠山庄东侧的“海不扬波”亭前,曾发现一口古井,名为“憨憨泉”(一名海涌泉)。相传远在梁时(502-557年),为憨憨尊者所鉴,可惜不知为何,此泉现在已经被封闭了。
虎丘最著名的水品,莫过于被誉为“天下第三”的石泉(又称陆羽井、观音泉),此泉位于古石观音殿西北侧,在一处深邃的沟壑之中。据载,茶圣陆羽与虎丘渊源至深,他曾三次游历虎丘,并写有《虎丘山记》,晚年还一度小隐虎丘,开凿石井灌溉茶树,山北陆羽楼遗址即为其当年寓所。张又新《煎茶水记》云:“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从此,“第三泉”名扬天下。
穿过题有“第三泉”的门洞溯源而上,首先可以看到南侧的花岗岩壁,有一块勒刻石泉由来的现代版碑文:“唐代茶圣陆羽评品此泉,水质甘冽,味甜醇厚,为天下第三而名……”其实,据文献记载,此第三是《水记》中的刘伯刍所评,而张又新假陆羽之口的品鉴结果为第五名。《夷门广牍》载:“虎丘石泉,旧居第三,渐品第五。以石泉渟泓,皆雨泽之积,渗窦之潢也。”当然,对于景区而言,“拨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吾辈学茶者不可不察。
第三泉的北侧岩壁,形似千仞悬崖,摩崖石刻蔚然大观。举目瞻仰,当以直书“第三泉”气势最为凝重雄浑,右边的横书“铁华岩”取自苏轼“铁华绣崖壁”诗意,也是大气凛然。邻近还有字形较小,竖行排列的“第三泉”墨迹,则是茶圣故里竟陵(今湖北天门)名士所题。此外,诸如汲清、品泉之类的小题刻亦相映成趣。
往上攀缘,是横跨深涧的三泉亭,匾额上的篆书出自邓云乡手笔。而第三泉西门洞上的题额系山水画大家陆俨少遗墨。两者均题写于乙丑(1985年),再往外就是“云海深处”了。说来也巧,虎丘一地,以云命名的所在颇多,“云乡”二字可谓寓意双关,引人遐想。
独自凭栏,俯视第三泉那泓泉源,有些怅然。也许是季节等原因,泉水颇浑浊,水色成了复合色,竟然映射出上空的飞檐树影来,可叹。本想汲些泉水来瀹茶的,见此情形,只好暂息茶念。于是,取出茶囊中的大佛龙井和开化龙顶,各掬了少许,轻舞飞扬,如缤纷落叶,洒入第三泉。
天为盖,地为瓯,云泉瀹大茗。一为缅怀羽仙,二为祈求龙王,愿一双名茶联袂化作双龙,让第三泉纯净如初,圣水复清。
按:拙文原载《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1月1日《茶周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