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参与环保宣传
积极的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对于改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指 出:“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该议程建议“将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意识并推广 培训”。目前在中国,人们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的认识还相当贫 乏。由于中国特殊的资源、环境、人口状况,环保宣传和教育更显得重要。 通过积极的环保宣传,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 重要性,进而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并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 赖性,增强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并使其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支持可持续发 展的知识和技能。
87 做环保志愿者
也许你认为关心环保、投入环保只是政府或环保团体的事,与你无 关,那你就错了。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 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你也许会说,自己不是环保专业,不懂环保知识, 职业也和环保无关。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来做环保志愿者吧! 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参加环保宣传、义务帮助环保组织工作,参加 公益活动如筹款、植树等等,你可以有很多选择。做环保志愿者在许多国 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做 过义务工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创造了2000亿美 元的价值。我国也逐渐有了环保志愿者,如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志愿守护大 雁,“自然之友”组织北京会员到沙漠义务植树等。国外很多大公司在录 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以此判断其责任感和 敬业精神。爱护环境,改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
88 认识草原危机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曾造福于世世代代的人们——为畜牧业提供资 源、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然而,现实的草原状况却令人担忧。 我国现有草地3.9亿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草地 仅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 61.6%,全国难以利用的草地约占总面积的5.57%;生产能力低下,分别为 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草地生产能力的1/10、 1/20和1/80;退化严重, 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含沙化、碱化)的 达1.3亿公顷,并且以每 年200万公顷的速率递 增。北方和西部牧区退化 草地已达7000多万公 顷,约占牧区草地总面积 的30%。造成这种危机的 原因有过度载畜、过度放 牧、气候干旱以及人为破 坏,如搂发菜、挖药材、开 矿和采樵等。我们应该积 极宣传草地资源的危机, 拒绝消费发菜等对草原 生态造成破坏的产品,制 止破坏行为,从科技角度 提高草场的利用率。
89 认识荒漠化
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导致荒漠化的原 因除了气候变化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非可持续发展行为,如过度耕作、 过度放牧、毁林和落后的灌溉方式等。荒漠化降低了土地对气候变化的自 我调节能力,生产力严重退化,不利于动植物生存,而且容易引起风沙、 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 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已经超过现 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更为严重 是:我国的荒漠化面积正以每 年210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递 增,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 的土地。据统计,我国受荒漠 化危害的人口近4个亿,农田 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 以及数以千计的水利工程和铁 路、公路交通设施等。从这些 枯燥的数字中反映出的是惊人 的严酷现实。每年的6月17日 为“世界荒漠化日”。让我们共 同努力,开展绿化种植,进行 防风固沙,减少毁林开荒、过 度利用等现象,遏制荒漠化的 蔓延。
90 认识、保护森林
森林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森林提供了供人和动物呼吸 的氧气,吸收工业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 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减低风速、吸附尘埃,吸收硫化物等有毒气体;城市 绿化带消纳噪音,降低噪声污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为活跃的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地区。然而,森林正在迅速消失。如果失去森林,地球生态 系统就会崩溃,人类就将无法生存。我国现有森林1.34亿公倾,居世界第 5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居世界第104 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树 比重大,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1%,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比重高达87%;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西南、东南、东北 多,西北、华北少;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乱砍盗伐屡禁不 止;森林灾害频繁, 如虫害、风沙等。我 们离不开森林,让 我们认识到现实的 严峻,从重复利用 纸张、拒绝使用方 便筷开始,保护我 们的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海水。大海带给我们丰富的水产资源,天 然的化学资源,航运、旅游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 等资源,潮汐、温差等洁净能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海洋世界。然 而,我们的海洋却面临着严重的来自人类的破坏。人们把大海当垃圾场, 把陆地垃圾投入海洋;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企业向海洋中排放污水, 造成严重污染。比如我国渤海湾有大面积的海水已经成为没有任何生物的 死海;海上连年发生赤潮,使渔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近海海泥中和生物 体内富含铅、锌、汞、镉,铜等重金属元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存环 境;人类的过度捕捞,还造成了严重的渔业资源匮乏,鱼越来越少、越捕 越少、越捕越小。这些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拯救海洋即拯救人类。生活 在海边的读者可以调查一下你周围向海洋排污的现象,观察一下被海水冲 上岸的垃圾,向老人询问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在了解海洋的基础上去 关心和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 北京天坛公园时,曾经对着公园里 的柏树群大发感慨:“以美国的科 技实力,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 很容易地复制出你们的寰丘和祈年 殿。但复制这些古树,却必须用上 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古树名木 是一种活着的文物,是自然遗产, 还是活的基因载体。研究古树名木 对了解古代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 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每个省 份都分布有数不胜数的古树名木。 这些历尽沧桑的大树,是我们中华 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 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为了保 护古树名木,各地先后出台了地方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为古树名木 建立了“户籍”和档案。你如果想 了解家乡附近某一棵古树名木的详 细情况,可以向当地林业或园林部 门去打听一下。你一定会因此而为 家乡骄傲。
93 保护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 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被破坏或走私出境,文 物古迹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文物古迹保护和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一 样,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由于个人行动使文物古迹免遭被毁厄运的例子 并不罕见。爱护文物古迹,首先要了解文物古迹的价值。建议你先从了解 身边的文物古迹入 手,列出它们的分 布表,最好再画出 分布图,然后查阅 有关资料或向专家 请教,弄清楚它们 的特点和珍贵之处。 在此基础上,你可 以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向周围的人广 泛宣传,与朋友们 组成保护小组,向 文物古迹保护主管 部门申请担任志愿 者等等,来保护你 身边的这些宝贝。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现在,我们很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美丽如画的环境,然而他们也曾经 历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时期,是环境意识、法律和社会公德及公众的监督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才取得了今日的环境保护成就。在美国的高速公 路旁,你经常可以见到倒下的大树,偶尔还可以发现被撞死的动物,但是 绝对没有人将其弄回家去,否 则将被起诉和惩罚。在新加坡 更是以法律和公众监督来制约 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国也制定 了很多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音控 制防治法》等,以制裁破坏环境 的不良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 是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我 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当你发现有偷猎野生动物、向 河流排放污水、滥砍乱伐等等 行为时,应及时向执法部门举 报,并通报给新闻单位,让社会 舆论对其进行谴责。只有我们 共同参与,才能建设出具有美 好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媒体在环境方面主要报道的是国家的环境政 策,政府在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中国的媒体也开始更全面、更深入地报道环境问题。电台、电 视台上涌现出一批报道环境的节目(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 “环境周刊”、“环保时刻”、“绿色时空”;北京电视台的“走向大自然”(现 已改名为“绿色行动”)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报纸则有:《中国环境报》、《中 国绿色时报》、《中国青年报》(《绿》)、《科技日报》(《绿色周刊》)等等。 据调查,1996年中国有70家报纸报道了1.7万条有关环境的文章,占1996 年全部报纸新闻报道总量的1.01%,几乎是1995年同类报道的2倍。近两 三年来,有关环境的报道激增,请多关往这些报道并积极宣传这些内容, 以唤起更多人的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