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注水有缓急、多少、落水点不同等变化,每次变化叫做“一汤”,共有七汤。茶筅则配合各场或旋或点,或击或拂,轻重、徐疾,皆有机巧。经过点与击拂之后,汤花如“乳雾汹涌”,高出盏面并紧贴盏沿内壁,不易消退,叫做“咬盏”。如操作不善,汤花不能持久,甚至随点随散的,叫做“云脚散”,这时,盏的内沿就出现“水痕”。判断斗茶胜负的标准是:“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一看茶色,二看水痕。二家相斗,往往不止一次,比如斗三次有两次先见水痕者即为负,所以“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斗茶还包括品茶汤,因此,只有色、香、味三者俱佳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宋代斗茶时以瓶煎水、纳茶人盏(调膏)后再注水的做法,是我国饮茶史上一项重大改革,实为瀹饮法之滥觞。陆羽《茶经·四之器》共开列了八类二十八种煮茶、饮茶的用具。宋代斗茶的用具已简化不少。南宋咸淳五年(1269)一位叫审安老人的曾画了十二件备茶、饮茶的器具并戏称为“十二先生”。(参见附图)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