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河南:力争小麦播种面
下一主题:“十年九旱”的甘肃省
然而,对于肥料的生产者、经销者和使用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苗情。应该说主要根源在产品标签对农民的误导,无条件偏面宣传该肥料可以一次性施肥的“免追”特性。由于全生育期的推荐总用量为40~50公斤,购肥农民照此一次施下去,在当前的机械播种或畜力播种的耕种条件下,产生了“烧苗”的问题。即使有的农户没有发生明显的烧苗问题,但是玉米后期的脱肥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认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包装使用说明中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标签刻意强调高氮复混肥的特点可以“免追”,并以此作为该肥的卖点,误导农民采取一次性施用含10~12公斤速效氮素的不合理措施,这一点违反了春玉米的全程速效氮肥要分次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