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茶发展史略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4042 次
Shan茶种,种于埔里。于是,台湾茶业从此改观,红茶又继乌龙茶与包种茶之后兴起,形成台茶可向外适时适地竞销之三种主要茶叶。 本时期主要发展为(一)扩大茶园栽培面积,最盛时期达四万六千余公顷。(二)推广优良地方品种,包括青心乌龙、青心大冇、大叶乌龙、硬枝红心等四大名种。(三)成立茶业试验研究机构,并积极推展红茶之产制。(四)建立茶叶外销检验制度。 伍、台茶之复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封锁台湾,日本因粮食缺乏与兵源之需要,将部份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与劳力移转使用,使茶园荒废,以致台湾光复初期茶园面积仅余三万四千余公顷(为日据时最高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而茶叶产量亦减至一千四百余公吨(仅为日据时最高产量的百分之八)。光复后政府积极奖励复兴茶园,辅导改良茶园耕作及制茶技术,至1949年茶叶总产量已回复至一万公吨以上,1959年茶园面积增至四万八千余公顷,为台湾茶园耕作鼎盛时期,茶叶总产量亦于1961年突破二万公吨。1957年至1964年间,由中央至省府有关台茶产销单位,组织了台茶改进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