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说茶道韵
下一主题:林清玄的“茶道”精神
十几年来,我多为独自品茶,一人坐于桌前,将紫砂温透,用牛角茶勺取凤凰单枞置于壶中,以百度开水灌注,掭去杂沫,覆盖于上,再用开水浇顶,此时紫砂壶面水珠凝润,砂体呈温蕴如玉态,缈缈水气如烟,辐散开来,与我烟斗所散之烟混然合之,颇难析辨。
待倾茶于盏,醇韵香气顿时扑面而至,阖目深吸,通透肺腑,周身顿时涣然松散。
一口微品而不咽,含于舌尖,味蕾敏于苦涩之味,一股激韵若丝,游于脚心,贯于头顶,胸中之气则豁然澄静;待茶汤滑于舌根,其回甘之韵荡于喉间,振于发肤,有若幽谷兰香沁体,心神悦然;之于此境,如沐清泉。若有千金置于面前,我亦当守不换之心也。
庄子有云:“得鱼忘筌。”王弼有云:“得意忘象。”我则曰:“得韵忘茶。”
我所谓的得“韵”,得的是一种人生品质,是我自认为的,或者说,仅限于我个人精神层面的一种需求,是一种旁若无人,一种自以为是。
我一向认为:人之一世若白驹过隙,逝若烟霞。物质世界于你能所得到的,终归是有限。且在物质层面,高级的品质享受,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多是可望而不可及。人生苦短,望物而叹终是悲凉;而精神世界所能享受的品质高度,于人则无所限制,你可尽情,可尽意,只要觅到合适的途径,则其乐无穷,无所不至其极!
“得韵忘茶”便我所至其极的途经,是感,是悟,是精神的体验。“韵”是品质,是境界,是空灵的世界,一如黄大痴笔下的富春江水。
“韵”在精神世界中,抽于象外,是纯粹精华;“韵”可洗心,可退藏于密,可独享,可不示与人,亦无人可于我精神中拿走。
“韵”的品质可以升华,只要我心澄静,哪怕是最低级的劣茶所泡出的一口茶汤,之于我而言,一样可以阖目而见高山流水,屏息而嗅幽谷兰香。
老子言:“圣人被褐怀玉。”我则曰:“老江我大壶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