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水祖师将禅与茶结合传扬大善一样,出生在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北宋神医吴夲同样与茶有着很深的渊源。吴夲世称吴真人,尊称保生大帝,他将茶叶和其它草药制成药茶,普救众生,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至今仍有许多信奉保生大帝的善男信女来到石门村玉湖殿求神问药,解除病痛。
而据安溪普陀寺住持普空法师介绍,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甚深:茶禅的最初结合——坐禅饮茶;茶叶走入佛门——僧人种茶;禅门茶事——以茶供佛;禅门茶逭的外化——禅门茶礼;禅、茶的最终融合——以茶参禅。由表及里、逐层深入。晚唐赵州禅师从谂三称“吃茶去”将茶引入禅宗开悟的宗教层面,最终形成“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
如今,南海观音从浙江普陀山传承到安溪普陀寺以后,在宣扬佛教普度众生的同时,也将禅与茶两种文化紧密结合,信众不仅可到安溪普陀寺还愿、观光、旅游,还可在那里抄半天经书,吃一顿茶素斋,跟师傅行脚观茶园,再静坐几小时,然后晚上传灯祈愿。通过体验,让香客更接近求得心灵的纯净。
还有安溪县妈祖文化主题公园,将构建“庙、花、茶”三大景观组团,突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以后,信徒除在妈祖庙区祈福外,还可到茶文化区、珍稀植物观赏区,欣赏清香宜人的花卉及大片的茶树林。
“除了神俗禅茶宣扬大善外,安溪县的众多乡村民俗也与茶紧密相连,这也是茶乡人民人心向‘善’的一种体现。”县文化馆副馆长许素彬说,比如,感德民俗敬土地爷时,要撒米盐茶;蓝田民俗敬天公时,要备三杯清茶;长坑民俗婚嫁娶时,新人要敬新娘茶……可以说,安溪县已具备打造禅茶文化区的雄厚底蕴。
打造安溪“禅茶文化区”
日前,虽然寒气逼人,但是来自福州马尾的陈志朋一家6口人,专程来到安溪普陀寺朝圣观光,他们去年曾到过浙江普陀山还愿,今年第二次还愿就选择安溪,觉得路程较短,更重要的是安溪普陀寺经过扩建,已焕然一新。
近年来,安溪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抓好清水岩休闲度假山庄等宗教朝圣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对安溪清水岩景区进行完善,对安溪普陀寺、保生大帝庙进行翻修扩建、对妈祖文化主题公园进行全新规划,着力开发“安溪宗教朝圣”等旅游品牌,积极融入海西旅游圈,让成千上万的信徒跟过来。
安溪县旅游局局长张雪怀介绍,清水岩温泉度假山庄项目是对清水岩景区相关配套的完善。规划用地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定位为国际标准五星级度假酒店,并配套大型高档次温泉等休闲设施。该项目一旦投入使用,信众祈福后,可边泡温泉,边品甜茶,以纯净心灵。
安溪普陀寺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圆通宝殿内的高8.68米、宽8.4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巍峨雄伟,今年农历十二月即将启用。根据规划方案,安溪县还将从凤山森林公园孔子龛景点处的停车场打通一条路,经铁观音庄园,通向安溪普陀寺,并把这几处景点连成一片,打造一个集健身、朝圣、休闲于一体的禅茶文化胜地。
今年拟开工建设的妈祖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283亩,用地逾20万平方米,总投资不少于2亿元。建设有妈祖庙、茶文化区,珍惜植物观赏区等。项目建成后,既是信众宗教朝圣的场所,也是弘扬茶文化的阵地,还能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随着我县几条高速公路陆续通车,今后交通将更加便捷;多家星级酒店即将投入使用,宗教文化观光游相关配套日臻完善,既丰富旅游内容,又让游客‘跟过来,留得住’,助推‘禅茶文化区’的打造。”县旅游局工作人员陈玉展说。
多种形式表现禅茶文化
几年后,只要信众进入安溪普陀寺,阶梯式的茶园风光将收入眼底;规划中高88米的露天观音圣像,也将矗立在茶园之中。据悉,在该寺的未来规划中,茶文化活动室将是重要内容,信众可边看书边品茗……
古往今来,清水祖师种茶制茶宣扬大善,保生大帝制药茶成治病良方;至清代的“魏说——观音托梦”、“王说——皇帝赐名”,无不跟安溪铁观音关系紧密;如今的南海观音、妈祖传承至安溪普陀寺、妈祖文化公园以后,弘扬佛道的同时,把禅意和文化产业相融汇,更好体现禅茶文化。
安溪县文化馆副馆长许素彬介绍,随着历史变迁,茶乡人民乃至整个海西对清水祖师、妈祖、南海观音、保生大帝等的笃信日趋深厚,安溪县广大农村通过众多与茶有关的信仰仪式,来展现清水祖师大善、妈祖保平安顺利大爱、南海观音普度众生、保生大帝热爱生命等精神,以更多的形式体现禅茶文化,扩大对外影响力。
在蓬莱镇,每年开春均要举行“迎清水祖师”巡境活动。它以仪式隆重,盛况长久不衰、熔铸独特禅茶文化而闻名海外。据悉,在“清水祖师”迎春巡境的三天中,要举行各种仪式,如献花献茶、换衫换轿等,迎春仪仗庞大,规格庄严,程序庄重,大体分为“春官阵”和“火阵”两部分,随香还有鼓乐队、民间文艺队伍及民众等,人数多时达上万人。
同样在感德镇石门村,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保生大帝的诞辰,该村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保生大帝。其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就是向保生大帝敬献铁观音,且仪式极其庄重,先是选择上好的铁观音,一般是石门村茶王赛赛出的茶王,沏出前三遍茶水,倒到特意准备的茶碗中。然后由主祭的当地耆老下跪三拜,举茶水高过头顶,以表示对保生大帝的尊崇。最后将茶水放在保生大帝案前正中央供奉。
今后,安溪普陀寺、妈祖文化公园也将举行相关仪式,以佛道独特形式展现禅茶文化。业内人士建议,可借鉴浙江普陀山、莆田湄洲的经验做法,举办南海观音禅茶文化节、海峡两岸妈祖文化节等活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丰富整个禅茶文化区内涵。
链接
清水岩禅茶逾千年
禅茶在安溪由来已久,宋初,安溪僧院植茶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
清水岩位于安溪蓬莱山上,岩宇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寺中供奉清水祖师,有住僧。甜茶闻名遐迩,是由灌木似荆的嫩芽制成,味甘甜,饮之清暑解渴,相传为清水祖师手植。
自古名山名寺出名茶。《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北崆口有宋植两三株,其味犹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补茶经焉。”在此,岩志把清水岩所产茶叶称之为岩茶。
如今清水岩景区四周,辟园种茶,高山深谷,茶生其间,文人墨客观景品茗,咏诗作赋,已形成独特禅茶文化。
台湾: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形式。其特点是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无我茶会也是一种“大家参与”的茶会,其举办得成败与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无我茶会的精神:无尊卑之分、无“求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分、时时保持精进之心、培养集体的默契。
无我茶会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蔡总经理荣章先行建议和构思,陆羽茶艺中心所属陆羽茶道教室的同学们进行实习,于1990年6月2日在台湾妙慧佛堂举行首次佛堂茶会。经数次改进与再实践,于1990年12月18日进行了首届国际无我茶会。
茶会由陆羽茶艺中心主办,在台湾十方禅林举行,题名为“中日韩佛堂茶会”为让更多的人能接受,佛堂茶会就演成无我茶会。会场更多的是利用风景秀丽的露天空旷地;人数不限,不分肤色国籍,不分男女老幼;其精神在于心灵沟通,一味同心。1991年10月14—20日由中、日、韩三国七个单位联合在福建和香港举办幔亭无我茶会,影响甚广。
日本禅茶的起源
日本禅茶文化其原态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唐物宋品”,发源地在日本夹山寺。
日本禅茶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隋唐时,中国茶文化入“经”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本带回中国的佛与茶;两宋时期,中国禅茶文化日渐成熟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中国达二十四年之久,而后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的墨宝带回日本,成为日本禅茶的先驱者;明清时期,在中国禅宗教义和“禅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日本禅茶的鼻祖村田珠光。
珠光曾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圆悟克勤的的墨迹。珠光将之运用于茶道,开拓出日本茶道茶禅结合新境界,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由来。圆悟克勤的墨迹成禅茶结合最初标志,也是日本茶道界最高宝物,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以示对圆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