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茶艺与中国书法文
下一主题:唐代茶诗鉴赏
“云林茶会”品茶吟诗参悟人生
也有人以此三道茶寓意为"青年、中年、晚年",亦即龙井的青春,大红袍的况味,普洱茶厚重。当下之禅趣,虽隐显有别,然一生之唯一,一期之一会,当以珍惜、当以把握。品茶进入尾声,品茶者必须在品茶单上写下品茶心感,哪怕是寥寥几语,以示对主人敬意有加。这是一种礼敬,一种尊重,尤其是在茶人间加以提倡。
“云林茶会”品茶吟诗参悟人生
虽然灵隐寺"云林茶会"已经举行多次,但我和西安的马守仁、南昌的余悦、合肥的丁以寿等诸师长均是第一次参加云邀月来、清风约禅的"云林茶会",当我们徜徉于苏东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那种寄于山水情怀的意境之中,又感受于"云林茶会"味外之味的意蕴时,感触深深。马兄守仁突然诗兴大发,口占得来题为《如济吟箫》一诗曰:
"东南共一堂,济济论茶汤。霜叶红满树,炉烟青染香。冬日照灵隐,禅意滋味长。"
以此韵律,丁兄以寿以《奉和守仁兄南山律一首》奉和曰:"冬日坐山堂,灵隐赴茶汤。箫声绕古刹,鸟语和烟香。草木具禅意,夕阳幽韵长。"
余悦兄则拉长诗题以《与马守仁在灵隐寺参加禅茶活动,得其佳作有感匆和》:"今又聚一堂。名刹品茶汤。高论惊四座,沉吟思清香。寻常度岁月,壶中乾坤长。"
我不是诗人,作诗当真是与我为难,好在茶友间的无拘无束,也只好斗胆附庸风雅:"飞来峰下堂,云林开茶汤。琴箫抚霜叶,殿阁染烟香。秋暮步灵隐,悠悠万里长。"
马兄守仁对这几首诗的评价颇高,说是要在《吃茶去》杂志发表,我自然是喜出望外。我主编的《吃茶去》杂志,从未发表过自己的一首诗,实在是自以为不够格,这次能借诸兄佳作混进"诗人队伍"里,也是一件荣幸之事。
云林茶会,品茶吟诗,云林参会,本是情趣之事,关键在于参悟一些人生事理,从而以茶品出生命的况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