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新开道院, 南北人聚习香忙
发布时间 2012-01-07 浏览 43051 次
对于乔木森的人生来说,世上的诱惑,也许没有比弘扬传统文化时代责任感更重要了。倘若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茶文化和香文化相融一体,并将这二者推向一种极致,那么,在乔木森的生命里便会得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个原本可以宁静安逸的大脑,注定要匍伏在传统文化精神强光的照射下,沿着由茶道、茶艺向香道、香艺攀援的人生苦旅,沿着由“乔氏茶宴馆”向“香艺培训班”行进的人生轨迹,无休无止地向前跋涉,向前探索。

今年暑期,我专程到上海看望了乔木森先生,时隔一年,见面欢喜,这也应了诗人储光羲“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的一种默契。乔木森一边带我参观他的“香社”(我以此命名),一边告诉我:“今年的‘香会’很成功,名额虽然控制,但习香和观香者踊跃,实在挡不住他们的积极性。”乔木森所说的“香会”就是他首创的“斗香会”,是有众多爱香人雅集研习和探究香艺,除了众人品香,尚有专业人士鉴香,这种香事活动对推动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大有益处。传统的“斗香会”居然在乔木森手上复原,以及被香艺所感动的清雅在他身上终于绽放,完成了他十年前的美好夙愿。许多香艺爱好者无不感悟乔木森优雅的趣向和细致用心,以诚相待。我和乔木森先生谈论了一个下午,情投意合。末了,乔木森开始教我如何做香,在他的示范下,看得我简直着迷,我自愧还是香文化爱好者,只重“理入”而忽略“行入”,乔木森则是研习香文化理论与实践兼并者。应该感谢乔木森给予我亲自作香的这份厚赠,同时也感谢这个时代香文化的伟大复兴。

在我和乔木森谈到如何复原古代香事的依据时,他说其实从十年前就开始辛勤耕耘、收集这方面资料,故他对香艺演示的设计,立据充分,完全在继承和发展中创新,有立意,有深度,有广度,独具特色。

香事与茶事互通且关系紧密,所以在有意和无意间,乔木森在研制和收集民间茶器时也捎带着研制和收集与香事有关的器皿,由于他对香艺的那份挚爱,有时为了得到一件心满意合的民间香器,追寻古时那种“如今重到抛球处,不是金炉旧日香”的场面,虽囊中羞涩,但也会毫不犹豫倾囊而出。如今,但凡与香事活动需要的有关器皿和道具,在乔木森的香社里应有尽有。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在乔木森香艺培训班课程设置中,我最为推崇“采香”之实践。行进在大自然中,忘却自我,心境就像风筝一样被无限的放飞,抑制人的诸多生活欲望。此时的“香”是载体,实则让人欣赏和步入古人张籍的“拥锡南游去,名香几处焚。别来无远信,多恐在深云。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闻。相思不相见,林下叶纷纷”的境界里修心和洗心。在“林下叶纷纷”好时节里对“相思不相见”香之味,让大家共闻共享,名也罢,利也罢,却让风尘之客笑随香飞,从容面对人生。

许多人慕名到访乔木森先生的香社,他从不因己研究之成果而加以保留,只要一坐下来,就能听到他对香文化的高见以及道出如何进入行香之门槛的方法与体会。我曾对乔木森说:“今后冀、沪两地要联手弘香、扬香、举香、探香,甚至于共同采香,尤其是香艺表演方面的合作,让我们共扬祖国香事。”乔木森笑言:“随时可赴京津冀三地讲学,共谋中国茶文化发展。”有乔木森先生这句话,相信在我明年策划和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香文化高峰论坛”上,就可以欣赏到乔木森先生编创的一套套精湛的“香艺表演”了。

中国茶文化从古走到今天,可谓雅俗共享。香道可雅志,茶艺可经营,都为弘扬中国香文化贡献不少!但不管怎么讲,人间习香,总是一种大雅。鉴于此,我对乔木森在上海香艺研究中心开办“香艺学习班”之象——首开中国香艺培训班先河之人,敬佩有加,乔木森用“香”这把钥匙,将会引崇尚传统文化人中的升华者们所持有的不为别人所控制的生活空间和精神世界,得到一代年轻人渴望了解的那个时代“香”的奥秘。不久将来,在中国职业大典上若出现“香艺师”这个职业名称时,这事,一定和乔木森先生有关。

唐代诗人韦渠牟有言:“静发降灵香,思神意智长。”祈愿乔木森在“静室一炉香”氛围中,心闲年长,时有建树,为中国香文化的发展贡献多多。(舒曼于10月4日上海清茗斋)

1  2  3  4  5  6  7  8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