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由于本身的自然属性,产生了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始终贯穿于社会文明道德行为之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属精神文明范畴,具有重塑城市社区的社会功能。
(三)无论是“茶德”、“茶礼”,还是“茶道”基本思想,其共同之处都是以“和”为中心。在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环境中,不少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以茶代酒”,交流感情。一杯清茶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乐趣,带来清静,带来幸福,同时也给城市社区带来和谐安宁和稳定。
(四)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商潮汹涌,物欲剧增,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所以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导致种种竞争因素的不和谐。而中国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奉献爱心,以利于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和谐氛围,以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所以,用“茶”的力量(茶文化的道德资源和精神资源)去融入化解城市社区中的竞争、矛盾。
(五)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特点,不同的优势,彼此该怎样相处?是竞争、斗争、你死我活,还是合理竞争,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中国茶文化选择了“和”——“君子和而不同”。茶文化走近社区开展茶事活动就是要告诉老百姓,邻里间要和谐相处、和睦友善、诚信待人、公平正义和拥有一颗平常心。
(六)通过学习茶文化,使社区乃至城市居民形成了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和睦、倡导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坚忍不拔、谦逊礼貌、勤奋节俭、廉洁奉公和相互相敬、追求真善美、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诚信友爱的真善美世界。这与当前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世博会主题思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相融合,既体现了优良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特点。
(七)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建设城市社区一个很好的载体,城市社区重塑,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从中发掘于像茶文化那样的宝贵精华,并使之为我们所吸收利用。也因为茶文化始终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其表现形成的多样性,给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广泛空间。因此,弘扬茶文化,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公民,是推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当前很有现实意义。
(八)茶文化是我国传统而古老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荼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构建社区家庭综合素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通过茶文化学习和茶事活动,可以丰富社区群众的历史与人文知识,丰富社区家庭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与生活压力、涤除心中的烦闷;通过荼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倡导饮茶,增强社区集体协作精神,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茶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情素。茶文化是一种沟通,一种亲近;是雪中送碳、理解关爱的一声问候;是甘苦同尝、荣辱共担的一种默契;茶文化还是一种宽容、善意和温情,有时甚至是一杯茶在手,一种相逢一笑尽释前嫌的气度。并将在重塑城市社区以及实现美好生活心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从物质层面来说,茶文化走近社区,其实也是中国茶产业寻找商机的一个契入点,由于社区市民对喝茶、识茶、评茶等积极性的提高,为拉动城市茶经济作出了贡献。所以,只有提高全民的饮茶意识,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
五、世博副主题: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茶文化对接世博副主题第五杯茶——上海茶博会,城市开幕乡村闭幕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始于1994年4月,至今已走过十五年的历程。以“科学、健康、诚信” 之誉,喊出了“一届联手一座茶乡,一年带动一地茶市”的口号。从此由城市茶文化下乡,又有乡村茶叶“围城”,带动了城乡茶经济循环发展,促进了城乡茶文化的交流。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握城乡茶经济发展两条主线,把城市茶文化和乡村茶经济进行有机融合。曾经分别以“东方情调”、 “古国茶韵”、“ 绿色情思”“、“茶香情浓”、“ 中华茶情”、“ 世纪茶风”、“ 盛事茶缘”、“ 中国茶情”、“ OK中国茶”等主题思想,行走在浙江新昌、安吉,江苏宜兴、溧阳,江西婺源、星子,福建武夷山,安徽六安等乡村茶区进行互动,这不仅繁荣了城市茶文化,搞活了乡村的茶流通,促进了地方茶经济,还加快了城市茶城的建设和改造,盘活了引茶入市一步棋。
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时,中国茶产业界能不能利用这一巨大的平台,扩大中国茶叶对世界的影响,已经摆在了中国茶产业界的议事日程之中——怎样寻找最佳时机出击。巧的是我们遇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第17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将在2010年与上海世博会同步登台,同步亮相。本着以上海茶博会“机遇共抓,资源共享,主题共演,活动共办,声势共造”的原则,第17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应以全新的面貌隆重打造出“喝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喝茶,让人类身心更健康!”的声势,配合上海世博会大幕的徐徐拉开,大张旗鼓,大展身手地开展各种茶文化活动。而一年一度的上海茶博会则以“中国茶叶进世博”口号吸引更大更多的参展商加盟。世博会是一张通向世界的名片,也是拉动中国茶经济的一张王牌,必将引起中国茶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做好上海茶博会的各项活动需要把握“两个原则”和做好“四个细化”工作。
(一)两个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为,选优择强的原则;
2.城乡共事,合理搭配,互惠互利,共同提高的原则。
(二)四个细化
1.细化发展措施:不断增强中国茶叶的名牌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实施以世博文化带动乡村茶叶标准化战略,做精做细做强茶产业,让茶产业支撑城市和乡村互动发展的蓝天。具体活动有:“世博十大名茶入围行动”。首先确认世博十大名茶入围企业标准和茶叶入围标准,再行定格入围。
2.细化活动载体:根据需要和可能,一年一度的上海茶博会可择机提前启动“世博十大名茶的十大企业”名单,并颁发证书;最后确定“世博十大名茶形象代言人”行动计划。实施“世博十大名茶生产基地挂牌仪式”活动,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为今后上海茶博会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茶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3.细化试点措施: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可以考虑在上海世博会六个月时间内,选择十家沪上有影响的茶馆进入“上海世博十大名茶免费品尝试点茶馆”,并授予“上海世博十大名茶之(×××茶)免费指定品尝点”牌匾(具体细则可另行商议)。
4.细化组织措施:为了更好地与上海世博会接轨,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上海市茶叶学会原有人员架构下,举合力尽快成立“上海世博茶经济研究会“或在现有机构模式下的”世博茶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统筹领导班子力量,处理好小道理与大道理、眼前道理和长远道理的关系。从现在到世博会期间,在茶事活动多样频繁的情况下,建立重点活动领导负责制,使活动能正常有序的开展。真正实行世博和后世博茶经济的对接。
启示一:上海世博会资源虽然是城市中的经济平台,却也把机会给了乡村茶经济,充分调动了乡村茶农的积极性。茶企把优质茶叶带进了城要与世博对接,利城利乡,获得双赢,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
启示二:利用上海世博平台,发展乡村茶经济走专业化、产业化之路,有利于提高乡村对品牌的认识,起到乡村茶农致富奔小康的桥梁作用。
启示三: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为龙头,连接数条乡村茶区绿色纽带,着力构建以世博为依托茶乡经济圈,融入人文历史景观乡村休闲观光茶园带,使城乡合力增强,城乡联系密切,推动城乡茶产业经济的共同繁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茶产业经济在其经济比重上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其文化的含量却是深厚而无量的,决不可忽视。
结语
自古以来,城市和乡村一直保持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割裂,城乡无法形成互补。但以眼下世博会城市茶文化与乡村茶经济的互动,既是契入点,也是突破口,无论其影响有多大,起码也促进两者互动的一种态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壶茶。冲泡出人们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冲泡出人们对城市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颂扬;冲泡出人们对城市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无限期盼;冲泡出人们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冲泡出人们对重塑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这正是——世博一壶茶,芳香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