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主要组成和生化特性
发布时间 2011-03-04 浏览 21180 次
等产物,所以红茶中的茶多酚含量在所有茶类中是最低的,但红茶含有大量多酚氧化产物,它们也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乌龙茶则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它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茶多酚,同时也含有一些多酚氧化产物。茶多酚在其他茶类中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加工中多酚类物质所受酶促氧化或非酶性氧化的程度。

主要生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多酚类物质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但其生理活性主要由其多个酚性羟基所决定。大量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已揭示了茶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杀菌抗病毒(与蛋白质的作用)、对DNA的保护及修复等生物化学性质。这些生化性质在医学上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生理活性上:

1、降血脂作用:动物试验及人体临床试验都已证明,茶多酚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动物和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同时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此具有恢复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也是茶叶能使肥胖者减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2、抗肿瘤作用:最早报道茶多酚抗肿瘤作用的是Fujiki. H等(1987年)。此后,来自美国、日本、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数以百计的研究报告都揭示了茶的抗癌活性及其机理。从国内外文献检索到,茶多酚对肝癌、皮肤癌、胰腺癌、胃/贲门癌、白血病、肺癌、食道癌、鼻咽癌、结/大肠癌、艾氏腹水癌、膀胱癌、乳腺癌等一系列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效。茶多酚抗肿瘤的主要机理是:抗氧化作用、对致癌过程中关键酶的调控、阻断信息传递、抗血管形成、细胞凋亡作用等。茶多酚抗肿瘤的研究工作已相当深入和系统,贯穿了活体外研究、活体内研究、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各个阶段,所以茶多酚的抗癌活性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3、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实验显示茶多酚能显著升高高血脂症动物的血清超氧化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这表明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往往增高,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使得它在治疗和预防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4、抗凝促纤溶作用:研究资料显示,茶多酚能显著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时间(AT Ⅲ)和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同时降低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增加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的含量,减少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粘附率,表明茶多酚有抗凝促纤溶,降低血粘度,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5、增强免疫学功能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对极大多数疾病的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茶多酚类物质能增加中心免疫器官的重量,对抗体IgG、IgA、IgM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表明体液免疫功能得以加强。茶叶的许多保健功效都得益于茶多酚类及其他一些成分的免疫增强机理。

6、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证明茶多酚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射菌、血链球菌、枯草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番茄馈疮、龋齿链球菌、毛霉菌、青霉菌、赤霉菌、炭疽菌抑菌等多种微生物的生长,但并不是所有细菌、真菌都受茶多酚的抑制,各菌种受抑制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研究发现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EGCG对流感病毒A3具有直接灭活作用,能被茶多酚类抑制的病毒还有:人轮状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胃肠炎病毒、A型肝炎病毒、植物病毒等。近年来,一些研究还初步证明茶多酚类物质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1(即爱滋病)的强烈抑制剂,其中以EGCG的活性最高。

7、解毒作用:重金属元素是导致人体疾病和中毒的原因之一。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对人类造成危害。茶多酚类物质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吸收,缓解某些重金属导致的中毒症状。多酚类还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把有毒的高价态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低价态离子。

8、抗衰老作用:试验表明茶多酚对雌雄家蝇的半衰期显著延长13.6~15.5天,平均寿命比对照组延长36.1%~49.9%。茶多酚还能显著提高家蝇脑内的SOD活性、降低脂褐素含量,其效果远好于人参。联系到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机理,茶多酚对人的抗衰老作用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9、抗辐射损伤:有调查得出,日本广岛原子弹轰炸后,凡有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于无饮茶习惯者;幸存者中得放射病的程度也以饮茶者为较轻;后来的动物试验也证明茶叶具有显著的抗辐射效应。因此,茶叶被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

除上述作用以外,茶多酚还具有抗疲劳、防龋齿等功效。从茶多酚的广泛医疗保健功能看,传统中医把茶叶誉为“万病之药”是有一定道理的。

10、茶多酚对人体的安全性:曾经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是有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茶多酚研究的深入,发现它非但没有危害,反而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和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医学对茶多酚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如下:大鼠口服茶多酚的毒性试验结果是:LD50雌鼠为12.5mg/kg,雄鼠为10.8mg/kg,属实际无毒级,其蓄积试验系数K>5.3,属弱蓄积性,微核试验为0.79g/kg对小鼠骨髓无损伤作用,对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无畸变作用。在小鼠对比实验中,茶多酚对小鼠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红血球数,血浆蛋白,血清以及对小鼠肝脏,心脏,脾,大脑等均无影响;对人体试验也证明茶多酚无排异反应,无毒性,对人体无害。

应用及产品开发:基于上述种种生理活性,在临床上,茶多酚已直接或辅助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脂防肝、肾病综合症、龋齿等的危险因素或致病因素的治疗。此外,各种文献还将其描述为具有抗衰老、杀菌、消炎、抗突变、抗放射性损伤、治疗偏头痛、除臭等功效。

茶多酚的药效药理研究资料已十分充分,目前已全面进入产品开发阶段。近年来开发的产品主要有:美国New shikin公司的Teagreen,日本的茶多酚抗感冒药物,匈牙利的茶多酚保肝药物,浙江大学研制的对心血管病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高血脂、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的“亿福林”心脑健胶囊,杭州天力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高效自由基清除剂“天力体保心脑健胶囊”,浙江和四川生产的解酒产品“茶多福”、“久久”解酒胶囊等,上海恒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多靶牌减肥降脂胶囊,天津津龙天然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制造茶多酚降脂胶囊,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预防医学院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保健品功效评价中心生产的大红鹰天福胶囊,等等。

此外,茶多酚在食品、日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已相当广泛。目前茶多酚已被广泛应用于食用动植物油脂、油炸食品、水产品、肉制品、乳制品、焙烤食品、糖果食品、饮料、调味品、功能性食品等产品中。

分享到:

1  2  3  4  5  6  7  8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