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理解“赵州茶”的真谛是开窍、觉悟,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自身”,人们学习各种学问、技艺,都是如此,否则又如何理解同是研究生、博士生,而实际能力千差万别呢?
萝卜无禅,青菜、大米亦无禅,独独吃茶有禅,这就是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禅”超越佛门
“赵州茶”起源于佛门,宋代以后,佛家又在“赵州茶”的基础上,提出了“茶禅一味”的法语。“茶禅”与“禅茶”虽一字之差,细细品味,内涵不尽相同。前者具有哲学意义,后者主体则是佛门茶事。
“茶禅一味”与“禅茶一味”合二为一,使“茶禅”进一步贴上佛门的标签。当代一些茶文化专家还将“茶禅一味”与“禅茶一味”两者视为“不二法门”,成了佛门茶事的代名词。
比较而言,中国茶文化界对两者尚有明显的区分,日本,尤其是韩国,已经合二为一。如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发起者--韩国东亚禅茶研究所所长、《茶的世界》主编崔锡焕先生,正是如此理解的,每次大会都在寺院举办,给人的印象就是佛门茶事,一些人干脆称为佛茶大会。这样,“茶禅”成了“禅茶”,“禅茶”又成了“佛茶”。
这么理解未免狭隘。茶禅与佛门相关,但有别于佛茶,上文写到,“茶禅”不仅仅是佛门茶事,“赵州茶”的真谛是开窍、觉悟,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命题。
当下佛门“禅茶热”只是表象
有幸读到宣方先生大作《“禅茶热”中的冷思考》,获益良多。但据笔者观察,所谓“禅茶热”只是一种表象。社会富裕了,求佛保平安、消灾去难的人多了,各种精神问题也随之增多,因此当下佛教大兴,稍有名气的寺院都忙于佛事,大兴土木。但佛门茶事并不成正比,一些大方丈迎来送往比官员还忙,少有工夫喝茶禅修。一位名寺退居二线的方丈深有感慨,他认为佛门不能太热闹,否则不利修行,佛事多了,小费会污染僧人的心灵,更不利修行。
虽然当下国内寺院推出的禅茶、佛茶已经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真正讲究喝茶的寺院并不多,真正倡导喝茶,像《百丈清规》那样,将茶事贯穿于各项佛事细节之中的,简直凤毛麟角。唯茶是爱、研究茶文化的僧人也不多,而寺院用一次性杯子泡茶待客的并不少见。虽然用一次性杯子泡茶待客是小事,但能反映人们对茶的认识和态度。用瓷杯、玻璃杯、特别是盖碗泡茶,不仅符合传统文化,体现中国民族特色,更符合环保,有利健康。
“茶禅一味”待商榷
据一些专家、学者介绍,宋代高僧关于“茶禅一味”或“禅茶一味”的手迹,并无真迹,因此对该语的由来也持怀疑态度。但不管如何,“茶禅一味”已经成为茶文化界众所周知的法语。
所谓“一味”,即为一体。笔者认为茶中有禅,但并非一体。
对于茶,不同阶层具有不同认知:对从事种、制、销售的人来说,茶是一项产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茶是一种饮料;文人雅士、艺术工作者以茶为主题创作的诗文书画、歌舞戏剧,茶才成为高雅的文化。
而像赵州和尚那样的高僧、智者,才有“茶禅”之说。作为一种思维修炼,禅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一般凡夫俗子无法达到。对嗜好饮茶、以解渴健身为目的的普通劳动大众或僧人来说,不要说“茶禅”,连文化的境界也较难达到。
茶是茶,禅是禅,因为有“赵州茶”这样的佛门典故,就笼统地说“茶禅一味”或“禅茶一味”,将茶与禅融为一体,既不符合实际,更需要重新认识。
纵有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已故佛学大师、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为“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的题诗,不仅是说千百句佛门偈语无法超越“吃茶去”,更可理解为“禅茶一味”这样的茶禅法语无法超越“吃茶去”,这是大师做出的经典总结。
笔者以为,就此意义来说,茶禅文化仅是茶文化中的一个小小分支。(竺济法)